還有梅林發動機的維修,先鋒軍也是在英美之間周旋,雖然沒有得到相關技術,但也多了解了一番。
“我們始終是要跟英國人撕破臉的,我想英國人作為統治世界二百多年的老牌帝國,也早有所準備,不會輕易讓我們占太多便宜。這次在馬來亞的行動,與其說是看英國人的反應,不如說是看美國人的態度如何。既然我們沒法一口吞下馬來亞,美國人的態度就很關鍵了。”趙易也是頭疼理順這些關系,無奈先鋒軍實力如此,只能委曲求全。
否則,強權之下,戰場上得來的東西,還會在談判桌上丟失,要不然在戰場上丟失的會更多。
先鋒軍看似幾十萬大軍,但內憂外患,若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分崩瓦解,由不得他不謹慎行事。畢竟相對于英國人,先鋒軍更像是美國人捏著的籌碼,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賣給英國人了。
馬來亞這么狹長的地區,對于現在海空力量薄弱的先鋒軍來說,并不是一個攻略的好地方。但拖到二戰后,恐怕事情更復雜。
現在事情已經很復雜了。
他之所以決定進攻馬來亞,于收到的一個消息也有關系泰國人要明確倒向盟軍,驅逐日本人了。
泰國人那點兵力想驅逐日本人不可能,但明確倒向盟軍卻是很可能,因為這一次他們聯絡的是英國人。
美國人在先鋒軍和泰國人之間還有些猶豫,但更傾向于掌控實力的先鋒軍。扶持一個敗落的泰國王室,得不償失。
泰國人在美國人那里碰壁后,也只能轉投英國人。
英國人正頭疼先鋒軍的威脅,和泰國人一拍即合,在先鋒軍收到消息時,他們已經勾搭了起來。若不是他們太信賴英國人的保密電文,也不至于那么快被先鋒軍發現。
趙易干脆在馬來亞先折騰一下,牽扯一下英國人的注意力,同時泰國那邊也沒有放松,已經修整了一段時間的第2師重啟戰事,繼續向南進攻。
其實日本人早就在防備先鋒軍進攻了。和先鋒軍打了這么長時間的交道,他們也摸出了先鋒軍的一些行動規律,就連先鋒軍的彈藥緊張這樣的事也能推算出來。只是日本人已經無力設局對付先鋒軍,只能是暗自防備。
先鋒軍之前陸陸續續擴張,已經到了泰國巴蜀附近,也就是泰國地圖上最為狹窄的地方,那里作為緬泰分界線的山嶺一直延伸到海邊,易守難攻。日本人肯舍棄那么多的土地,駐兵在此也是看中了這里的地形,可以用更省力的方式阻擋先鋒軍。
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里還是沒有阻擋住先鋒軍進攻的腳步。
“什么先鋒軍在萬倫登陸了”在春蓬親自督戰的第94師團長四手井綱正滿頭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