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華人的募捐和匯款一向是國內軍費的支柱之一,隨著先鋒軍的崛起,這個數額卻越來越少了。
這其中除了中央軍打的糟糕以及華人們對老蔣政權的失望外,還有日本人占領的影響。
老蔣卻不考慮這么多,他只覺得錢少了,先鋒軍卻發展壯大了,認為先鋒軍吸走了華人本來應該支持向國內的資金。這也是老蔣不喜歡先鋒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不喜歡歸不喜歡,最重要的是弄來錢。
少了華人的捐贈,卻多了一個同根生的先鋒軍小兄弟,比以往華人零碎的募捐,現在可以集中下手募捐了,募捐不到借款也可以。
這年頭,養兵打仗,有錢才行。老蔣依仗掃平國內的銀元策略,需要有錢才能支撐下去,哪怕是借款。
借美國人的條條框框太多了,數量還嚴重不足,老蔣把能借錢的都借遍了,包括蘇俄,自然不會放過先鋒軍。
可以前先鋒軍也窮啊,根本看不到老蔣眼中去,但現在先鋒軍終于有錢了。
“現在都已經吞下了半個多中南半島了,能沒錢這一輪紙幣發行下去,誰不知道能收回大把的硬通貨,能沒錢是不是應該把華人捐贈少了的那些給補上”老蔣就是這樣的打算。
鄭介民先來了。他不是來化緣的,雖然和先鋒軍交好,卻也不夠資格借那么多錢。他只是先行打聽好消息,方便下一步老蔣的行動,說不準老蔣準備親自來一趟了。
先鋒軍這里有打開的海陸通道口,還決定著東南亞未來的走勢,影響華夏未來外交戰略,還有戰后分蛋糕的妥協方案需要和先鋒軍商討,老蔣都不得不親自來一趟。
“先鋒軍越來越有錢了。”身負使命的鄭介民也有些感嘆,他眼看著先鋒軍跟坐飛機一樣的升騰崛起,一年一個樣,每每和國內對比,讓他總忍不住感嘆。
“而且不止是有錢,還越來越強了,竟然還敢搶英國人的馬來亞”掃到胡志英在做馬來亞狀況報告,他更是忍不住再嘆一聲。
他現在身處萬象,大街上一片安寧繁盛,根本看不出戰亂的模樣,更察覺不到遠在千里的馬來亞,先鋒軍正在不斷和日本人廝殺,攻城略地,占的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他們這些人都經歷過英國人的強大,就像后世美國曾經的強大一樣,冒犯英國人的利益,尤其是奪取英國人很看重的馬來亞殖民地,絕對讓人感嘆一聲膽大妄為,但先鋒軍竟然就這么做了。哪怕是在日本人手中奪回,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先鋒軍的企圖,就是要占領。
“莫非先鋒軍要籌錢向英國人贖買”鄭介民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卻怎么也想不到先鋒軍要準備資金積蓄力量,以后要跟英國人翻臉的。
在現在很多國人眼中,英國人就算在二戰被日本人擊敗在東南亞,也一樣是龐然大物,甚至自動給英國人解釋好了理由,他們在亞洲的失敗是因為在歐洲爆發了歐戰。
現在的英國還不是后世的那個日衰落帝國,就連日本人攻打英國人都要小心謹慎。一些國人對日本人的侵略都感到絕望,更不用說比日本還要強大的英國了。
“先鋒軍會跟英國人開戰”這樣的疑問沒有人會給一個肯定的回答,要么問的人腦袋有問題,要么先鋒軍的首腦腦袋有問題。
于是談判贖買成了不少人積極提倡的方式。
“可以適當給予部分產權明晰的人以一定的補償,但英國人要獅子大開口,絕對不行。他們是不是腦子壞了,什么時候了還敢這么自大”和英國人第一輪談判結束,葉關捏了捏鼻梁,對接手后續談判的周子賀叮囑了一番。
后續的都是一些扯皮,葉關懶得應付那些高傲自大的英國人。英國人談判中很在意的馬來亞,還有很多事情等他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