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港等地區,我們怎么也得吞下去,不能算獨立出來的勢力。”在吉大港被列入先鋒軍的進攻目標后,李衡就打定了主意,再困難也要把吉大港消化了。
“我們還特地送給了孟加拉人一個機會,讓他們能早早拿到富饒的西孟加拉和加爾各答,還能提前建國。吉大港等地,就算我們做好事的報酬吧”葉關在之前商談時,也極力要拿下吉大港,眺望印度洋。
先鋒軍拿下緬甸,已經可以眺望印度洋了,但誰也不嫌地盤多,尤其吉大港這樣優良的海港,以及后邊廣闊的良田。
“我們多擠壓阿三們一寸土地,阿三就少一分以后亂折騰的底氣。”葉關這句話說的沒毛病,雖然現在占了一部分孟加拉的地盤,但讓孟加拉人的發展重心西挪,把獨立的核心區變成了西孟加拉,用印度的加爾各答等地作為了補償,最后國土面積被大大割小了只有阿三哥。
“阿三哥哭都沒地方喊冤,反正占他們地方的又不是我們,要找茬,找孟加拉人或者去找那些小乘教徒們。”李衡也對趙易提出的一系列組合拳甚為佩服,“有孟加拉和那一系列佛國作為緩沖,至少也避免了我們發展初期,和印度人的邊境摩擦,抽出精力來先發展。”
那一系列佛國就是他說的一分為四的其中之一,因為性質差不多,所以單列為一。
“宗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這句話趙易早就說過了,不說印度地區的教派之爭,就連先鋒軍根據地上,也教派繁盛。最大的自然是小乘教。
不止當地土著很多人相信,就連華人和華裔中,也很多人信奉。
說實在的,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勢力應該說是小乘教,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日本人進來都得給小乘教畫餅承諾,并借一些小乘教徒對付過華夏遠征軍。
在對待積聚了不少財富,又信仰雜亂的華人,小乘教的態度也很復雜,有拉攏有排斥,甚至還有仇視。
對于先鋒軍的崛起,一開始小乘教是反對的,因為先鋒軍這樣的新式軍隊是不信小乘教的。隨著先鋒軍攻入泰國緬甸等地,這股反對的力量愈發強大。
在43年,趙易會談了小乘教的一些巨頭,也開始畫餅。這大大減緩了當地勢力對先鋒軍的排斥。
當然,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沖鋒槍,一些想對付先鋒軍的勢力不管什么背景,都被先鋒軍的沖鋒槍鎮壓了。
在44年,趙易給教派人士畫的餅更大。在黑洞洞的現實面前,他們也不得不低頭,與先鋒軍配合。
45年,隨著日本人的投降,先鋒軍給他們的承諾終于到了。
大量小乘教的教軍拿著先鋒軍支援的武器,成了先鋒軍繼續向西進軍的先鋒。
說先鋒是抬舉他們,只是打著他們的旗號,還是先鋒軍支援的軍事人員為主力,一路攻向西,誓要打到恒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