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海軍不足,但很多地方華人們不舍得放棄,我們也只能堅守下去。”李衡暗中叫苦。
他之前總覺得接收多一點土地沒關系,現在卻明白過來,貪吃蛇是怎么撐死的了。
先鋒軍早早在一些地區安置了棋子,日本人一投降就搖旗奪權,向先鋒軍投靠。比如在巴厘島和龍目島上。
“龍目海峽必須得牢牢掌控。”趙易特地安排了不少人員在此準備,就是為了確保龍目海峽萬無一失。
現在龍目海峽并不受人重視,畢竟這個時代的巨輪不過十萬噸,完全可以走馬六甲海峽。這年代對付潛艇的招數不多,即便是日軍封鎖馬六甲海峽時,英美的潛艇照樣可以趁著夜色悄悄通過。
但很快油輪越造越大,馬六甲海峽來往的船只也越來越多,20萬噸以上的油輪只能繞道。巽他海峽也不利于20萬噸以上巨輪航行,更加寬闊安全的龍目海峽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尤其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鋁土礦散裝船,在逐漸超過20萬噸后,運往華夏、日本、棒子等地,就直接走龍目海峽。
“現在我們實力不強,沒法掌控東方海路十字路口的馬六甲海峽,但以后我們實力強大了,就可以緊緊卡住龍目海峽了。”為了未來的長遠打算,趙易堅持要拿下龍目海峽,況且巴厘島后世被稱為天堂島,很適合發展。
“把巴厘島上的土著挪到爪哇島,爪哇島上的華人可以撤到巴厘島上來,可以全力發展巴厘島和龍目島,釘牢龍目海峽。”趙易的計劃是不錯,但計劃不如變化。
“爪哇島上的華人不愿意離開爪哇島,他們要求至少保留一部分土地。”爪哇的華人代表特地通過方文治等人遞給了趙易請愿書,請求先鋒軍幫助他們繼續留在爪哇島。
“窮人們舍棄華夏國內的家鄉容易,那些富人要舍棄爪哇島的種植園就難了。”葉關一針見血指出了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
能通過關系和門路找到趙易的,肯定不是一般的窮人。
趙易一看他們提出的要先鋒軍保護的地區,干脆就放棄了。
爪哇島也是趙易準備要放棄的地區。
現在荷屬東印度人口超過七千萬,大部分都集中在爪哇島上,數百萬華人都是少數派,根本不是先鋒軍能啃下來的,這意味著無盡的麻煩。
“泗水我們保一保還可以,荷蘭人在泗水的工業基礎稍好一些,也可以順便扼守住泗水一水之隔的馬都拉島。便于管理,也有了縱深。但雅加達、萬隆,甚至三寶壟,我們只能放棄,畢竟我們實力不足,很難守住。”想到這么多的土著人口難以消化,趙易就冷靜了下來。
二戰全球覺醒的民族浪潮掀開了一個個的大坑,爪哇就是其中之一,若是處理不好,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