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種理由你說讓我們怎么幫”葉關一見到趙易,就氣惱道,“他們就是爛泥扶不上墻。”
這一段時間李衡已經去了日本,親自去挑揀可以掠奪的物資去了。
不過,日本那邊談判還是葉關在主持,在根據地和日本之間兩頭跑。
根據地上親自坐鎮的趙易此時聽了葉關的牢騷,也只能揉了揉額頭,實在無話可說。
他們三人早早就派人和國內老蔣聯系,想鼓動他參與進攻琉球群島,以后也好名正言順的為華夏拿下琉球群島。
可老蔣顧慮重重,也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始終沒有同意,就這樣一直拖著。
若不是趙易啟動了后備方案,啟動了新一軍一顆營長棋子,打通了上下關系,帶著隊伍獨自行事,頂著一個獨立團的名義跟在先鋒軍屁股后邊撿琉球群島的功勞,恐怕華夏這一次連參與琉球群島事務的資格都快沒了。
饒是有了琉球群島門票,老蔣那邊還是猶豫不決,一直在打太極拖著。
“為了自己和自己小集團的利益,而不顧國家未來之大局。老蔣終究只能算是一個政客,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那套官場術用在外交利益爭奪上,就顯得有些拙劣。他只提雙方共管,又不主動爭取自己的權力,甚至為了爭取美援連人也不派一個來,純粹就是要把琉球讓給美國人了。他這類買辦習慣了仰人鼻息,這種看著給點賞賜的含蓄表達美國人卻不領情,鬧不好和原歷史一樣,最后就真的一點也不給了。”趙易對老蔣的做法也只能無語,
“或許老蔣覺得帝國主義一個德行,對土地的貪婪是本能,卻不曉得美國人采取的是經濟殖民的套路,在華夏還沒有崛起前,也并不是很重視琉球群島。他們有日本、菲律賓和南棒子半島這三塊跳板已經足夠掌控周圍局勢了。只要老蔣多爭取一下,機會還是很大的。可惜,老蔣少了勇氣和擔當呀。”
“可惜,我們有勁也使不上”葉關痛恨道。
先鋒軍想插手都沒有理由。
主攻琉球的是美國人,琉球以前的宗主國是華夏。先鋒軍助攻占領琉球的功勞,或許可以借此討來一部分島嶼,卻沒法吞下整個琉球。
“其實我也不想吞下琉球。”趙易重復自己之前的觀點,“我們即便現在占下琉球,等不久后和美國發生摩擦和對抗時,也很難守住。正大光明的接收會成為我們的軟肋,倒不如執行第三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