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待先鋒軍問題上,美國人保持了中立,并沒有偏向法國人,卻偏向了荷蘭人。
羅斯福不主張法國人繼續殖民印度支那,繼任的杜魯門態度也有些含糊。
為了抵抗當上了世界老大的美國人,昔日的老大英國人快速和法國人聯合了起來,除了歐洲要對抗美國的滲透,就連東南亞,也利益一致,就是繼續維持殖民地統治。
前世美國人不得不低頭,開始拉攏法國人。不止法國人進攻印度支那的運輸工具都是美國人的,還親自出馬幫著運送法軍,就連法軍用的武器,也大量是美軍二戰遺留下來的。
這也是為了快速穩定印度支那的局勢,防止蘇俄勢力的擴大。
但現在有了先鋒軍,一切都不同了。
在對蘇立場上,先鋒軍已經表現的旗幟鮮明,為了外蒙古的事情,已和蘇俄懟悶了很長時間,早貼上了反蘇的標簽。
相比法國人,美國人顯然更愿意先鋒軍能統一中南半島,開辟一個穩定的市場。在法國人一再要求下,才選擇了中立,暗中卻給了先鋒軍不少便利。
先鋒軍大量從日本甚至德國運來的武器和設備就是用了美國海運力量,美國人卻不愿意幫法國人運兵。
從遙遠的歐洲征戰東南亞,除了士兵還有各種裝備和大量的補給,這足以讓法國還不穩定的政局吵鬧個不停。在法國政局穩定前,恐怕法國還難以大規模出兵。
不過,美國人卻幫荷蘭人運兵了。
勒克萊爾知道,美國有不少的荷蘭裔,羅斯福就是荷蘭裔。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還是美國人不希望先鋒軍擴張太多,從而影響地區平衡。東印度群島就像一條鎖鏈,這條島鏈可以鎖住先鋒軍的向外擴張,不讓他們勢大難制。
“現在最關鍵的是怎么對先鋒軍開戰他們還沒有建國。”蒙巴頓不得不在旁邊插口道。
建國和不建國是兩個概念,先鋒軍拖著不建國,就意味著這些地方還可以按照原來的規矩辦,很多問題也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尤其是美國人在旁邊拉偏仗的情況下,沒有充足的借口對之前還是盟友的先鋒軍開戰。
“這個容易。”荷蘭人顯然早就想過了,“只要那些土著人提出領土要求,就看先鋒軍如何接招了。要么他們明確劃定出勢力范圍,要么我們支持那些土著人索要領土,總能插手進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