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一次他可以把家族的榮光和自己曾經的理想能拼湊在一起了。
當宋字文拿著老蔣的挽留書信捎給他時,他終于下定了決心,登上了先鋒軍這艘船。目前先鋒軍在華夏招攬的在職人員中,他是實職最高的。
“俞大為竟然同意了他怎么會同意呢”葉關根本就沒想到過能招攬成功。
二戰期間,他就在華夏接觸那些名人,不斷提出招攬。只是先鋒軍的吸引力不足,就算是東聯國建國,比起華夏,無論是正統還是潛力,都不被人看好。
這俞大為出身世家,身邊交織的關系錯綜復雜,還有海龜龜殼招牌護身,在老蔣政府很容易站住腳,而且抗戰前就已經是兵工署的署長,現在是中將軍銜,怎么可能就這樣被先鋒軍招攬呢
“這俞大為怎么說呢,家教使然,很像他外曾祖父曾國藩。知進退之道,沒什么野心,能盡職盡責,算是個能臣。”趙易沒說缺點,后世不也只說優點,人無完人,他要用的也是俞大為的這些優點。
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先鋒軍一直都在缺乏人才,隨著建國,高級人才更是匱乏。先鋒軍崛起的太快,自己培養的人才還沒成長起來,外來的人才又太多的不靠譜,最起碼俞大為有很強的能力,還能讓人放心。趙易才盡力一試,他也沒想到竟然成功了。
“俞大為一直是個無黨派,一方面受家族熏陶,一方面又有歐美留學的影響,愚忠和愛國的思想有些割裂。雖然盡職盡責,對老蔣卻也談不上多么忠心,只是沒有更多選擇,更多是為了家族考慮,更像是一個高級打工仔,所求的也不過是儒家的君子之道。”趙易感嘆道,“但現在已經不是君王的愚忠時代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得失才是評價一個人成就高低的標準。幸好,他這一次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俞大為投靠而來,卻沒有繼續他熟悉的軍工行業。
先鋒軍最強的就是軍工行業,人才濟濟,一直都是由李衡親自掌管。國之執柄,豈能輕授
況且俞大為新投,難以服眾。趙易也不需要用他來當馬骨,比俞大為職位更高的很多人,已經不是現在的先鋒軍能壓制得了的,趙易已經不想多請神,以免招惹麻煩。
于是,俞大為成了新成立的交通運輸部部長。
俞大為對此也很滿意。有了現代交通工具后,交通部門越來越受重視。華夏國內的交通部甚至因為當年歷史淵源誕生出了左右華夏政壇的一股勢力,交通系連鈔票發行權的銀行都有了。
先鋒軍的交通運輸權力也很大,鐵路、公路、內河航運以及部分空運都統統管轄。
東南亞的鐵路并不算多,也沒有足夠的人才來管控,所以東聯國建國初的政府機構中,并沒有把鐵路部門單列一部,歸入了交通部,只在軍隊中留了一個鐵道兵的編制,以方便軍隊的軍管協調。
為了制衡,也為了方便,先鋒軍的軍隊中也另留了一套管理體系,不止交通部。鑒于自己培養的人才不足,趙易三人首先確保的就是軍隊的掌控。
明白制衡之道的俞大為也不在意,他一上任就積極調整規劃,首先捏住了鐵道這個核心交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