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合我意。這樣的僵持才能讓萬隆成為拖住荷蘭人的戰場。”先鋒軍的戰略意圖從一開始就是如此,一直充當著催化劑的角色,讓爪哇人和荷蘭人的戰況更加激烈。
略有些詭異的是,英國人一直沒有插手進來。無論是萬隆還是泗水,英國人都選擇了旁觀,只是不斷幫著荷蘭人運輸人員和物資。
先鋒軍有意在放水,維持著萬隆地區的平衡,得以讓荷蘭人還能看到希望,也不需要英國人插手進來。多了一個先鋒軍已經讓事態復雜化了,英國人需要仔細琢磨琢磨。
“先鋒軍在爪哇島上的兵力并不多,你們應該繼續把先鋒軍拖進來。等到他們陷進來,給他們以重擊,才能讓他們老老實實地在談判桌前低頭。”面對荷蘭人要誑英國人進來的意圖,英國人也給了回答。
在先鋒軍算計英荷的同時,英國人也在算計先鋒軍。
他們不敢輕易在中南半島上登陸,才選擇了爪哇島作為讓先鋒軍流血的傷口。之前無論是爪哇還是日惹的試探,并沒有引出先鋒軍。直到進攻泗水城,先鋒軍才正式反擊。但這點戰斗規模并不讓英國人滿意。
爪哇島上雖已亂成一團,但先鋒軍實際牽扯進來的兵力并不多,包括日惹那邊出動的一千余人,先鋒軍這一次暴露出來的兵力一共還不到三千人。就算全殲全勝,對先鋒軍也難傷筋骨。為了這么點軍隊就入場,值嗎
荷蘭人不管值不值,只想著把殖民地全部收回,好貼補戰后經濟上的困難。英國人卻需要通盤考慮。
蘇俄勢力也不考慮值不值,他們已經滿世界插手進來。在他們支持下,爪哇人的實力不斷增強,這讓先鋒軍更不急于派援軍。
眼看著爪哇島這個陷阱要失控,英國人不得不考慮其他招式。
三月下旬,巨港城附近終于也燃起了戰火。
這里有先鋒軍五千多主力駐扎,但面對來自三方勢力的三萬多被武裝一新的移民土著軍隊,一開始有些吃力。不過在扛過了土著軍隊的三板斧揮下后,形勢很快好轉。
先鋒軍只出動了不足百架次的空軍支援,就重新掌控了巨港附近的局勢。
英國人的打算又落空了。
“我們可以在恒河東岸掀起一場動蕩,讓先鋒軍陷進去。”有人亂出主意,很快被別人一句話噴了回去
“這簡直就是給印度局勢添亂”
這樣煽風點火,若是碰到風向不對容易引火的。
先鋒軍或許在恒河東南勢力偏弱,很難波及到,但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難以承受任何意外,根本不敢把先鋒軍放過來。在這邊直接出手,說不定哪天就引爆印度的火藥桶了。
一時間,英國人也無計可施。只能先顧印度,把先鋒軍這邊的麻煩留給荷蘭人。
爪哇島上越來越激烈的戰斗讓荷蘭人陷入了泥潭。
爪哇人出手可不需要顧忌英國人,在蘇俄人推動下,反而直接在雅加達掀起了戰事,讓荷蘭人一時焦頭爛額,根本無法把精力集中向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