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特也是頭疼,隨著這幾天對先鋒軍的了解,他已經體會到了先鋒軍的難纏。
單單空中力量,法國空軍真不占優。
首先數量上就不占優勢,補給更困難。
法國人一支運輸軍火的船隊在印度洋遭遇先鋒軍的潛艇襲擊沉了3艘后,法機運輸就主要靠那艘貝亞恩號了。只是這艘老舊航母和貨船一樣慢吞吞的,要跨越半個地球補給一次,最快也得一個多月。而且法國本土也沒什么可拿得出手的戰斗機,戰前的那些飛機型號已經落伍了。
“英國人已經給了我們一批戰斗機。”阿爾貝特先應付了一下勒克萊爾。
單純戰斗機的問題倒是好解決,英國人雖然沒有參戰,卻愿意武器。
“見鬼的英國佬,他們又打算向我們處理戰后垃圾。”勒克萊爾咒罵了一聲,卻沒有多說。
他知道英國人新開發的流星噴氣式戰機暫時是不會給法國的,只會處理給法國人那些二戰的螺旋槳式戰機。不過那些噴火戰斗機,也拉了法國人自產的戰機好幾條街,在很多人的眼中,比先鋒軍的雷電性能還好,前線有了這些戰機,他也算滿足了。
戰機由英國人運輸。
英國人強大的護航艦隊連德國潛艇都扛過去了,更不用說先鋒軍可憐的那幾艘潛艇了。
阿爾貝特頭疼的是先鋒軍的不好對付,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這幾天他已經琢磨過來了,一不小心法國人就可能坑在這里。
“要么談判桌上收回那些不合理的條件,要么給前線更多的支持,好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他向巴黎匯報通電時建議道。
但這份電文如石落大海,根本引不起巴黎的重視。
沒有親身體會,沒人會覺得一個殖民地武裝難對付。就連阿爾貝特也只是覺得難對付一點,需要更多時間。數百年的殖民帝國已經讓這種傲慢滲透進了骨子里,被二戰打醒的只是對德日等新興強國的警惕,而不是那些蠻荒的殖民地。
“我希望我的坦克部隊能快一點湊齊,這樣我就能送給巴黎一場真正的勝利。”空中的問題解決,同樣不覺得先鋒軍威脅有多大的勒克萊爾又開始討價還價,希望巴黎能給他更多的坦克裝甲,好發揮他裝甲部隊指揮官的特長。
“三天以后,英國人的坦克就會送到。”阿爾貝特點了點頭。
“很好。”勒克萊爾也覺得英國人這一次很配合,不由高興地指著地圖上的某一點道,“這一次只要各方配合好,敲開這道防線,我就能帶領我的裝甲部隊直襲東京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