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考慮到了雨季的交通,也考慮到了火炮陣地的隱蔽和機動,但對手是法國人,指揮官是勒克萊爾,他們的防御很嚴密,留給我們設立阻擊陣地的時間很短。不得已,步兵抓住短暫的時機前沖,先設置了阻擊陣地,炮兵卻滯后了。等到炮兵到位,我們的阻擊部隊已經損失很大了。法軍的炮兵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強。”在戰后分析會上,趙易也很心痛。
源于后世對法軍的嘲諷,顯然受到了影響的三巨頭在制定計劃時還是有些低估了法軍的戰斗力。
法國從拿破侖時就著稱的炮兵依舊在發揮著巨大的威力。
“后世法軍奠邊府失利時,有幾大因素制約了法軍火炮的發揮。那個時候,有華夏和蘇俄支持的北越有噴氣式戰機支援的空中優勢,而我們這一次一開始只能和法軍打個平手,為了防止英國人過早插手進來,一開始的空中作戰只是維持平手,不敢大肆壓制法國人。這使得法軍炮火在一開始并沒有受到壓制,給我方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尤其是法國海上艦炮,雖然我們有壓制方案,但法軍顯然也有了應對,我們的空中力量并沒有壓制住。”三人會議中,趙易提到了低估法軍的原因,
“華夏軍隊后世一向重視炮兵,對越支援中,也讓北越炮兵火力增強。畢竟已經是五十年代了,對火炮增長不多的法軍并不處于下風。況且,傲慢的法國人一開始對北越是低估了,但他們對我們卻一直保持著警惕,從這一次的炮火部隊就能看出,法軍投入了重兵。”
趙易三人對法軍的判斷受到了后世越南戰爭很大影響,也根據了一些二戰時候的推斷來估計法軍實力。
三人也覺得高盧雞會自大,國內亂局困擾又是萬里遠征,從而推測法軍實力時不自覺有些低估,卻沒想到法國人嘴上傲慢,實際卻對先鋒軍大為警惕。
這些老牌帝國對戰爭很少抱僥幸心理,何況這是法國人殺雞駭猴的一戰,自然要盡力。
法軍之前積累了不少火炮,又繳獲了德國人不少,英國人還支援了一些,使得在這一次戰斗中,人員雖然略少,但受到二戰影響,炮火火力卻增加了很多。
他們和土著人的聯手讓先鋒軍的情報很難把整個法軍的炮兵實力都摸透,一開戰,法國人的155毫米榴彈炮給了先鋒軍阻擊部隊很大的殺傷。
尤其是很多火炮本來是要防御海防,在距離海防這么近的戰場上,很容易遭到這些重炮的轟擊。
就算是先鋒軍的122毫米火炮布置到位,也難和法軍這些重炮抗衡。
“我們的火炮體系現在缺少大口徑火炮。”葉關也看出了其中的弊端。
歷史金手指讓三人都知道那些一二戰中輝煌的大口徑火炮在未來逐漸被導彈火箭炮等淘汰了。后世陸軍戰場上,203毫米的火炮都很少用,艦炮更是縮到130毫米,連155炮重上艦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