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消除身上的麻煩,扔下背上的黑鍋,韋維爾也只能配合蒙巴頓處理好印度事務,不遺余力地幫他參謀。
“以退為進,其實并不妨礙我們在印度的利益。”韋維爾分析道,“只有不斷分化他們,缺少足夠實力的他們才會更依賴我們。”
“孟加拉地區的暴亂已經難以壓制,恐怕已經不得不分出去了”蒙巴頓想了想,也只能認命。
這一次僅僅孟加拉地區掀起的暴亂就已經數百萬人的規模,加上其他地方,上千萬人的騷亂,已經不是英國人那點軍隊可以壓制的了。
在先鋒軍推波助瀾下,在英國人有意放縱下,孟加拉的獨立已成定局,倫敦最后分解印度的計劃中已經有了孟加拉一席之地,甘地也無法挽回。
“這么一算要把印度分解為這么多國家,會不會太多了些”韋維爾覺得倫敦最后的方案有些過了。
前世印巴分治理雖然是蒙巴頓公布出來的,但其中的種種謀略卻是倫敦那邊的主意。
這一次,倫敦也早早有了預備方案。萬一印度獨立無法挽回,就徹底肢解他們。
打碎了寶石,還能收獲一點小寶石,若是被別人搶走了,可就什么也不剩了。
“太多應該并不多”蒙巴頓對印度人也是恨得牙癢癢,把他們直接幾塊的懲罰還嫌太輕。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有價值的寶石,英國人也不會砸得印度太碎,初步方案中,只是拋去緬甸和錫蘭、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地后,整個印度一分為二,然后在其中左右逢源。
但有了先鋒軍推動后,孟加拉和南方勢力也早早跳了出來,加上先鋒軍占去了印度東北地區,倫敦對印度的分割方案就不得不做出調整。除了印巴分治外,孟加拉也被提前分割出來,小巴勢力小了,印度那邊也得多割出一塊,避免地方勢力失衡,于是印度南方被割出來,并不只限于泰米爾,泰盧固人和卡納達人也一起打包分出去,形成南印度聯邦。
“最好保留這些民族部分傳統勢力在北印度聯邦中,這樣才能制造事端,方便我們以后插手其中。”英國人這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早就學會了以夷制夷。
就像南印度聯邦,加上馬拉亞拉姆族,四個大族以及散布各地的印地人,絕對也是不得安寧。這才方便英國人利用各方矛盾插手其中,獲取利益。
“這樣分散獨立出去的國家,只會淪為普通的中小國家,難以制約華夏的發展。這么多的勢力,也很容易被美蘇滲透進來,給我們制造麻煩。”韋維爾對倫敦的新方案并不認可,“一個略微強大的印度畢竟離我們太遠,對我們不會有太大影響。”
“倫敦不像華盛頓,需要印度有一個完整的市場。我們只需要從印度拿走我們應得的部分。”蒙巴頓聳聳肩膀,攤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