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易也準備了更多的手段等著印度人。
無論是英國還是印度,指望一個手段就能讓他們衰敗是不可能的。這樣的龐然大物,是沒法做到一擊絕殺的。
只有無所不用其極,從多方面下手,才有可能一步步削弱,敗落。
農業畢竟是一國生存之本,各國都十分警惕,不可能被外人所把持,尤其是在印度這樣小農經濟盛行的國家,連他們自己人都難以全部掌控。
“斷去人生存之本,就有些過了。我們需要的只是壓制他們的發展,不是帶來滅絕。”趙易也不打算在農業問題上折騰太多,“削弱壓制,從工業上入手會更簡單。”
大工業時代,更講究社會大協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更容易從局部影響全局。
“不用多了,只要我們卡住工業的糧食就行了。”耳炫目染了后世眾多陰謀論,趙易三人也學會了美帝的一些手段。
所謂工業糧食,一般指煤炭,也有的加上石油這個工業血液,更廣義上也有指那眾多的工業原材料。
先鋒軍勢單力薄,在對外交流日益擴大的未來,根本無法掌控其中一項。
本來印度的煤炭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在孟加拉人占據西孟加拉準備獨立建國后,印度其他地方的煤炭就很少了。但并意味著只需要掌控一部分煤炭就能影響整個印度,像印度這樣開放的環境,只要有足夠利益,資本會攜裹著大量的煤炭涌入,抹平壟斷的壕溝。
石油也是如此。
不過,外購是需要花錢的,需要真金白銀的砸下去,這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全球大工業時代,成本增加根本沒有競爭力,很容易被外來者垮經濟。
這一環扣一環的計劃下來,印度人想發展也是事倍功半。
比如那石油。
印度石油匱乏,除了孟買高地上有點油田,海上有點。華夏的石油總儲量是阿三們的十倍,都扛不住用,最后大量進口石油還得每年消耗數千億美元,更不用說阿三了。
雖說現在石油廉價,但美元和石油掛鉤,美國人抬升油價是免不了的。就阿三哥這樣的發展勢頭,又缺少華夏那樣的石油儲量,等到工業稍稍起色,也必然還會被瘋狂的油價一棍子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