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歷史中經常糾結這一次戰爭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還是第二次。
蓋因為第一次先鋒軍懟法作戰時間太短,戰爭結束的太快,有人將之歸類為東聯國獨立建國戰爭中和法國產生摩擦的一部分。隨著東聯國在國際地位上的提高,和先鋒軍打輿論戰的國外才特地把這一次戰爭單獨劃出來,隨之更多外國人將46年爆發的那場戰爭稱呼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東聯國并不認可印度支那的說法,就像上一次懟法戰爭,一向認為法國人是在武裝干涉東聯國的獨立建國,這就成為了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而這一次,在東聯國的歷史書中被稱為第一次衛國戰爭。
就像有些人說的,英法同時參戰,東聯國有被滅國的危險,當得起衛國戰爭這個稱呼。
當戰爭一開始,英國人的戰機就呼嘯而來時,很多華夏人都心痛地覺得這次先鋒軍恐怕要糟糕了。和上一場懟法國時不同,這一次一開場,英軍就跟法軍一起上場了。
二戰的諸多戰例讓英國人學會了一開戰就首先派出了空中力量。
“耶,我們猜對了,英國人突襲的就是馬來亞”當偵查到英國人戰機群進攻吉隆坡的消息后,葉關興奮地立即給趙易打了個電話。
之前先鋒軍的總參謀部在經過各種推敲演化后,判斷英軍攻擊馬來亞的幾率較大。
不要看美國人的基地就在新加坡,此時的英國人照樣不甘心地捫過去。
新加坡曾經是英國人在東南亞的明珠,卻被先鋒軍摘去,收入美國人袋中,高傲的英國人一直憋著口氣的,從吉隆坡下手也是準備敲山震虎。
無論如何,英國人希望在先鋒軍的土地上得到一塊掌控馬六甲的基地,哪怕無法在新加坡得到,在馬六甲或者旁加蘭也可以。僅僅從蘇門答臘島上的那些小國手中奪得一塊飛地,根本顯示不出大陰帝國的威勢。沒有足夠氣勢的殖民地門面,以后如何還能在東南亞甚至東亞地區做生意僅僅靠這份威風平日里就能打不少折的。
這一次的進攻目標,英國人也早做了各種推算。
“襲擊吉大港,距離先鋒軍的核心政治區太遠,沒法觸動他們。甚至襲擊仰光對先鋒軍也影響不大。目前來看,先鋒軍在緬甸地區優先發展的是曼德勒地區,我們航母上的戰機深入突襲,危險太大。如果我們突襲曼谷,很容易受到來自馬來半島和高棉地區的海空襲擊。先鋒軍的潛艇一直游弋在暹羅灣附近,如果我們的艦隊集結在附近,還是有一定危險的。”英國人早早就否決了仰光和曼谷等地。
先鋒軍的潛艇部隊在這時候起到了震懾作用。當初日本人的信濃號雖然是水貨,但最大航母的傳說泡沫被先鋒軍的潛艇刺破,還是很有震撼力。
“據推測,先鋒軍可能有2到3艘德國潛艇,2艘美國潛艇,還有3艘原泰國潛艇以及2艘日本潛艇,還有幾艘日本的微型潛艇,還是很有威脅的。”英國人這一次本來就是要耍一耍威風,重振昔日老牌帝國聲威,不敢有絲毫冒險,怕一不小心栽在先鋒軍的潛艇攻擊上,成為別人口中擠兌的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