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出兵了?”梅里爾少將扶了扶帽檐,對奧德溫蓋特道。
他此番來溫蓋特就是為了探聽一下英國人的動作。
最近巴黎和倫敦消息來往密切,值得美國人關注。
他作為美國第10集團軍少將參謀長,更需要關注英國人的動向,畢竟歷史上本來駐扎沖繩的第10集團軍現在變成了駐扎新加坡,英國人和先鋒軍的作戰已經影響到了新加坡美國基地的安全。
當他在加爾各答探聽到以前熟知的溫蓋特再一次到來時,他不由察覺到了英國人的動作。
“嗯!”奧德溫蓋特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這樣的事情瞞不了人,尤其瞞不了美國人。
英國人陸地出兵的計劃早在戰爭發動前就有了。英法一東一西共同出兵,才能讓先鋒軍顧此失彼,力量得到最大的削弱。
想到先鋒軍,溫蓋特還是有些遺憾。
在緬印戰場上,他和先鋒軍的人合作過多次。實際上,本來早應該在44年就死去的他,也收益于先鋒軍對日軍的牽制和反擊,當他乘坐的飛機失事時也是得到了先鋒軍的及時救治,才幸存了下來。
他內心還是對先鋒軍很感激的,但現在國家的征召讓他在苦惱了一夜后,還是來了,繼續帶領他的第3印度師把槍口對準了曾經救助過他的先鋒軍。
“那30萬印緬軍?”對溫蓋特的冷淡,梅里爾少將不以為忤,端起那杯咖啡,輕抿一口笑道。
英國人退出緬甸后一直不甘心,新組建的殖民軍的稱號還掛著緬甸軍的名頭,一些緬甸復國土著軍隊也逃到印度,在英國人的支持下重新組織了起來。目前緬甸復的兵力就號稱是有10萬,只是其中分屬不同的勢力領導,大的勢力就有3個,各部隊之間并不互相統屬。英國人也樂得他們內部不和,更好控制。
單純這10萬緬甸復是不夠沖擊先鋒軍防線的,英國人還特地安排了印度軍隊和非洲殖民地的隊伍。
只是最近其他殖民地情況不穩,尤其印度局勢,可供驅使的印度軍隊變少了,據梅里爾所知,好像一共才湊出了20萬。
這也是英國人一直遲遲沒有發動地面部隊的一個原因。一共動員30多萬軍隊,還基本上是那些民兵一樣的土著軍,這樣去攻打先鋒軍更像是去送人頭。
溫蓋特猶豫了一下,還是吐露了一句:“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