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就要小心一些,華夏局勢在變。美國人會更加堤防我們,肯定會催促我們對抗國內。和美國人的蜜月期不會持續太久。”趙易笑罷,復又嘆息道。
進入47年后,華夏國內局勢有了大變化。先鋒軍很快就要被推到意識形態前沿陣地上,這恰恰是趙易三人不愿意去做的。
讓先鋒軍反蘇,反正只是罵幾句,不讓蘇俄滲透過來,隔著老遠對先鋒軍影響并不大,但華夏卻不同,來自后世的三人自然明白哪些是華夏的正確選擇。三人只會助推,怎么可能拖后腿?
一時半會兒的,先鋒軍還能含糊過去,時間長了,美國人肯定要懷疑先鋒軍的立場,投名狀交不上來,在五十年代鐵幕陰影下,先鋒軍的日子會很難過。這也是趙易三人急于停戰的重要原因,哪怕是損失一些眼前的利益,也要停止戰爭,盡快發展,夯實基礎,才能不懼世界的風云變幻。
畢竟三人的到來,這個世界已經變了。
47年2月21日,先鋒軍和英法終于先達成了停火協議,和平協議可以等其他利益事項慢慢談后再簽訂。
戰爭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
在剛經歷了戰火后的河內西北的西湖,周邊行人很少。
“嘎!”一輛吉普車順著一條新修不久的石子公路,停在了湖畔的第三軍屬院前,倚靠在后座的石犇半閉著的雙眼一下子睜開了。
“團長,到了!”警衛員張建國轉身提醒道。
他以前叫張二狗,去年移民來時恰逢先鋒軍建國,新移民統計人口,需要詳細填表,張是大姓,叫二狗的同樣很多,在移民營剛認識了一百多個字的他靈機一動,改名為張建國了。
移民多是貧苦出身,活不下去了才會來南洋,能起個文雅名字的還真不多,其實當年有很多的新移民都是靈機一動改叫建國,幸虧先鋒軍的戶籍上都是有名有字的,已經年滿二十,請了夜校老師給取了破虜的字。
這個字偏偏又和石犇的表字重了,石犇平時只喊他建國。
“建國,我這里沒什么事了,你先回團里!”石犇看到還有些陌生的院落,愣了一下,才整了整衣領,推開了車門,順手拿下了行李,沖著要過來幫忙的張建國擺了擺手道。
先鋒軍購買了大量的美國戰后處理物資,包括各型車輛,但車輛多用于后勤服務。
石犇的團部里邊有三輛吉普,平時多用于傳遞情報和運送物資,還加上過12.7毫米m2hb重機槍,追擊過法軍。
團里邊的幾位頭目要用車,都是臨時抽調,就連石犇這個團長也沒有專車。
據說,先鋒軍自造的越野車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就要投產,這樣團里邊的車輛可能會多一些了。
這一次石犇回家,卻是團里幾個頭目硬要張建國開車來送他。
“你一個大團長,就這樣走回家,周圍都是兄弟部隊領導看見了,豈不是弱了我們團的氣勢。”這么強大的理由讓石犇沒法拒絕,但他到家了還是立即打發張建國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