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下層的貧民或許眼熱先鋒軍的福利待遇,他們屬于清貴的文人階層,哪怕一時的拮據,自信也有東山再起的時候,豈能混到流落南洋?
“不要勉強,愿意來的我們誠心相邀,不愿來的來了也容易看我們不順眼。湊上86個院士已經不少了,老蔣選院士才選出81個。”趙易再一次叮囑道。
目前只是初步評選,但至少讓趙易看到名單后有些欣慰。
跟著先鋒軍成長起來的朱頓和沈沖也進入了工程院院士的初選名單。這不是行政干涉,三巨頭也不準備操作這樣的評定,避免留下污點。
朱頓和沈沖是靠著自己的實力獲得認可的,就算留洋派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功績。
先鋒軍的自動步槍槍系連美國人都要贊不絕口,怎能不算他們的功績?兩款打得英法沒脾氣立下赫赫戰功的噴氣式戰機,怎能不算他們的功績?
主持這些項目的李衡自己不參加評選,又有幾人比這兩人的功勞大?
雖然不足以一機幾院士,但這樣的功績讓加入了東聯國國籍的吉哈德·諾依曼都獲得了提名。
趙易心升感慨,他們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工程院院士評選名單上,還有那個王文松。他記得前世南洋機工事跡中有他的名字,可惜早早犧牲了,但現在他卻成了先鋒軍汽車專家之一。
借助美國人的扶持,和從日德搜刮來的設備和資料,先鋒軍的汽車產業從無到有。萬象汽車廠第一期已順利投產了,利用部分美國人提供的部分零部件,國產率超過70%的仿造卡車僅僅半年時間,產量就已經突破了三千輛。
雖然規模依舊不大,但已經是華夏人的突破,怎能不算一直參與其中的王文松等人的功績?
還有湯非凡,雖然不在48年院士名單中,但在先鋒軍這里,有三巨頭提醒的方向,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已經爆發出了比歷史上更耀眼的光芒,一系列功績足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院士,只是在列入科學院還是工程院的問題上,還有人在扯皮著。
很多未來的大牛資歷還不足以服眾,雖然列上了評選名單,估計也是打醬油,很難被評選上。但那足有近五百人的評選人名單,已經證明先鋒軍新一代的科學中堅已經成長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