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一聲汽笛長鳴。
一艘巨輪向一支巡航的艦隊鳴笛致敬。
“看,快看,那就是天目山號。以我們家鄉的山取名的。”巨輪甲板上,莫小翼抓著同伴楊恪武的衣角,指著駛過艦隊的旗艦雀躍道。
“那就是繳獲自小鬼子的大淀號?”楊恪武目不轉睛的盯著那艘戰艦,嘴里喃喃道,“怎么和老爹說的有點不一樣呀?改了嗎?”
受到他那之前在華夏海軍當參謀的老爹影響,他從小就喜歡軍艦。雖然才16歲,他早就記錄了十幾本關于戰艦的本本。
其中一頁就記錄著這艘大淀號,大部分都是來自他老爹的講述,他老爹還親自給他畫了一幅草圖。
“后邊炮塔改了雙聯炮,好像炮都不一樣了。”
“當然改了。大淀號當時后邊的炮塔被炸毀了,我們這邊小鬼子的6吋艦炮不多,上邊直接拍板上了美國人的雙聯5吋炮,聽說進口了一大批呢。”莫小翼透漏著他聽來的消息。
他一年前就隨著在船廠工作的父親來東聯國了,這一次是跟著父親回國接自己的家人。
國內戰火讓人不安,反倒是東聯國這邊逐漸穩定了下來,有美國人坐鎮,先鋒軍和英法的談判也談得好好的,尤其是先鋒軍已經和英法談好了關貿協定各項條款后,都在傳言以后不會打仗了。
于是他父親決定把家人都接去曼谷。返航途中他認識了同樣作為家屬被接來的楊恪武,很快興趣相投地成了一對小伙伴。
換炮管的事是他聽父親說的,在東聯國上了一年學也偶爾聽說過一些傳言。
當初美國人處理二戰物資,mk12型127毫米艦炮也在處理之列。二戰時候,美國人大暴了八千多門該款艦炮。美國人已經在設計更新的mk42,還有更大倍徑的mk39,自然對這款在二戰中大出風頭的艦炮放寬了限制。
先鋒軍已經有了近炸引信,又在美國人身邊搖旗吶喊當小弟,自然寬限名單上也有先鋒軍。
借著這戰后廉價處理的機會,先鋒軍一口氣買了50門,就算不考慮炮塔,單純算上各種配套和彈藥,也已經是超過千萬美元的大單。
先鋒軍正在研制新艦炮,參考了德美蘇日的各式二戰和未來的艦炮,遲遲沒有結果。考慮到其中的風險,先鋒軍得先有個后備,以彌補艦炮的缺口。
各式二戰老艦正在修復,但艦炮一直有缺口。
先鋒軍現在的實力不足以支撐各種口徑的艦炮研制和生產,也沒那么多必要。很多艦炮沒有后備,連出產國也沒相關零配件了,只能換掉,最佳選擇就是美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