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么?沒錢什么也學不成。”王云五越看先鋒軍的那份規劃越是郁悶,“前一段時間聽說先鋒軍在海上打漁很興盛,上邊還打算學一學的,可沒有船怎么去打漁?有人還提議把日本人的那些小船改造一下當漁船,可這個改造的費用都沒人愿意掏。最后還不是不了了之。”
“海貨沒法頂饑。沒有油和作料,海貨傷脾胃。普通人家偶爾吃一頓還行,吃多了傷身體,也吃不起。”翁文灝長嘆一聲。
抗戰后的饑荒不止發生在日本,華夏多地也有饑荒,很多還是人為的。經濟的崩潰讓壓力層層下壓,連小地主都會破產,更不用說普通的農民了。戰后經濟危機是全面波及的。
這么多年的總攬工作,翁文灝也不是不知道貧富差距過大才是人為的饑荒主因,但缺少換日月新天的勇氣,讓他只寄希望于改良,希望糧食多了能壓過分配不均積聚的矛盾。不過裝裱匠們的修補的窟窿上那薄薄的黃表紙不管糊上多少層,也阻擋不了潰堤后洶涌的洪水。
“一般的海貨傷身體,不過鯨魚肉還行。就是那種海里的巨鯨。以前日本人喜歡捕捉,能當豬肉吃。戰后他們剩下的捕鯨船一大半被先鋒軍拖走了,拿去自己捕鯨去了。”王云五唏噓道。
鯨魚雖好,但船只和人員一樣是大問題,還是需要錢。
“還是不行。海貨天一熱還容易生蟲腐壞,容易吃死人。先鋒軍那邊建了很多的冷庫,他們自己還生產冰柜,有些人家里都能用,這些海貨才能存貯。”翁文灝可是琢磨過這條路,但此路不通。
就連打漁稍遠一點都容易腐壞,更不用說向內陸地區普及了。由于分配不均,就連守著新鮮海貨的海邊人都容易餓肚子,更不用說解決更多人的溫飽了。
“其實先鋒軍運冰船的方法也不錯。”王云五隨口道,“他們有專門運冰塊的船,還順便提供淡水和食物以及藥物等補給,可以讓漁船跑得更遠,捕撈更多。”
“他們那邊雖然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但對低溫利用的很好。空氣調節能讓人居住舒適,冷藏調節能讓食物耐儲存。現在他們的船舶竟然能利用低溫運送熱帶水果和蔬菜。春節前,那艘運送果蔬的萬噸船停靠在黃浦江上,據說還有一艘接下來會停在金陵,訂單早就被搶空了。”翁文灝心中大致一算,也為這樣一船的暴利吃驚,相比來說,那點冷藏的成本就不算什么了。
不過眼下也是吃個新鮮,時間長了參與的船只多了,利潤是否能磨平各項成本就難說了。
“這點果蔬還真不算什么,聽說先鋒軍賣香蕉發財了。”王云五想起了別人提到的一件事。
“香蕉?橡膠?”翁文灝一時詫異,他覺得自己聽錯了。
“你不知道,聽說現在世界上的香蕉大量的生病,還是沒法治的瘟病,大片大片的枯死。以前就有,現在更厲害了,幾乎是全世界的香蕉都有問題。唯獨先鋒軍那邊的香蕉品種不一樣,現在歐美那邊的香蕉得有一半是先鋒軍那邊供應的。”王云五嘖嘖道,“真是好運氣。”
翁文灝覺得自己好像有些印象,沉吟片刻才抬頭道:“也不全是運氣。我記得聽吳潤倉說起過,先鋒軍那邊種植果樹也有規劃,對香蕉還劃過防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