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塑造出來的口碑就會毀掉。
算啦!
還是老老實實干活兒比較好。
先把生意維持著。
想通這些,徐拙不再糾結這事兒。
而是在想著今天吃什么飯。
上周吃了好幾天的羊肉泡饃,又連著吃了兩天油潑面。
說實話他現在真是有些吃夠了。
燴面更別提,這玩意兒現在徐拙也沒啥興趣。
想了想,徐拙問正在洗木耳的建國。
“建國,中午吃烙饃怎么樣烙饃卷菜,好長時間沒吃過,有點饞了。”
“行啊,正好我這兩天吃面也有點膩。不過得買點菜啊,咱們店里只有鹵羊肉,太單調了。”
建國對這些倒是很熟,說話的時候還吞了吞口水,明顯也饞了。
烙饃卷菜是中原很常見的小吃。
用烙好的薄餅,卷上各種菜。
吃法跟春餅、烤鴨很相似。
但是春餅用的是蒸制的荷葉餅,而烙饃卷菜用的是不放油的烙餅。
今天是周一,店里的客人絕對不會很多。
所以兩人才有精力弄自己想吃的食物。
徐拙把燴面片做好,騎車起買了幾樣菜。
正好建國熱衷烹飪,這些菜就讓他來炒了。
烙饃卷菜自由度很高,也沒啥規矩可言。
炒菜涼菜醬菜鹵菜,只要你喜歡,都可以盡情的往里卷。
也正是這樣的自由度,導致烙饃在中原地區極受歡迎。
皖北和豫東地區每年舉行的烙饃比賽,以及遍布中原各地的烙饃村飯店,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今天是自己吃,不用考慮顧客,徐拙自然選他的想吃的了。
青紅辣椒、二荊條、土豆、土雞蛋、五花肉、萵筍、蒜薹。
這些菜,加上雜物間的那些干菜,建國可以隨意發揮,想做啥做啥。
徐拙把鹵羊蹄的火關掉,開始和面。
烙饃的制作有兩個關鍵點。
一個是搟面,一定要把面餅盡可能的搟得薄、勻、圓。
另一個關鍵點就是翻。
烙饃想要好吃,烙制時要用大火,太小的火烙出來的饃會非常干,不軟和,也不適合卷菜吃。
因為面餅夠薄,加上大火猛燒,基本上正反面全部烙熟也就幾秒鐘的時間。
所以翻很重要,也很關鍵。
翻早了不熟,翻晚了面餅又會糊掉,影響口感。
徐拙雖然沒有烙餅的技能,但是他有搟面技能。
只要面餅搟得薄且均勻,烙制的問題就不大。
最不濟的也可以把頭幾張當試驗品。
烙饃用的面跟燴面不一樣,這個面和的時候相對要軟一點,但是又不能粘手。
揉成光滑的面團之后放進盆里,用保鮮膜蓋上,醒面半小時。
旁邊建國已經開始切肉了。
一大塊五花肉,他切掉一小半剁成肉末。
旁邊盆里泡著紅薯粉條。
看這情況,他是要做螞蟻上樹。
這道菜難度不大,但是技巧性卻很高。
比如加水的多少,比如粉絲的浸泡時間。
初學者稍微不注意就會翻車。
不是粉條帶硬心嚼著不舒服,就是湯汁太多,導致粉條煮得太久沒了韌性。
不過是自己吃,徐拙倒是不介意那么多。
反正好幾個菜呢,這個不好吃就吃那個。
員工餐嘛,沒那么多講究。
怎么做都行,全當是練手了。
畢竟他自己的手藝也不怎么樣,跟建國比估計半斤八兩。
也不知道狗系統啥時候給炒菜技能。
徐老板已經迫不及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