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夾了一片粉蒸肉,還沒送進嘴里,濃郁的香味兒就飄然而至。
“好香”
他贊嘆一聲,然后把肉片送進嘴里,輕輕咀嚼,認真品味著這片粉蒸肉。
這肉做得真好,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而不柴,再加上外層包裹著的那層粉糯油潤的米粉,味道簡直絕了。
“肥而不膩、醬香突出、咸甜適口、回味無窮張伯伯,這肉做得真好吃”
花花轎子人人抬,張伯伯一聽,頓時眉開眼笑“這娃兒有品位,等著,鍋里還有幾樣菜,我都給你們端上來。”
等他走后,姚美香才笑著說道“這么大歲數了還跟小娃子一樣要夸獎,不害臊”
徐拙笑笑“干娘,這不是夸獎,而是廚師之間的相互認可,這粉蒸肉做得確實好吃,剛才我還擔心會膩呢。”
“不過現在嘗了一口才發現,跟我想象中的蒸肉不一樣,這么粉粉糯糯的,甚至不吃主食都可以。”
姚美香拿著筷子,扒開粉蒸肉之后,露出了下面的南瓜塊兒。
“你別說,粉蒸肉還真是既能當菜又能當飯,我們一般都是配上南瓜、土豆、紅薯或者藕塊一塊兒蒸著吃,味道非常好。”
“在缺少糧食的年代,這種肉和粗糧搭配的方式很流行。”
徐拙又嘗了一口咸燒白,這道菜不管外形還是做法,都跟客家名菜梅菜扣肉很相似,但是工藝和原料還是有一定差別。
梅菜扣肉下面的咸菜用的是腌制的梅菜,而咸燒白用的是芽菜。
梅菜扣肉的梅菜切的粗,吃起來軟,咸味要淡一些,咸燒白的芽菜切的細,吃起來脆,咸味要重一些。
梅菜扣肉的肉切的稍厚,而咸燒白的肉切的薄。
肉吃完以后,梅菜扣肉的梅菜里都是水水的汁,而咸燒白的芽菜里都是肉里的油脂。
另外在調味上,梅菜扣肉要單調些,而咸燒白會加入少許干辣椒和花椒調味,口味要更濃烈些。
不過總體來說,咸燒白和梅菜扣肉都是美味,都是先民們結合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發明出來的菜品。
對吃貨們來說,都是美味。
比如李浩,這會兒一邊吃一邊說“甭管是梅菜扣肉還是咸燒白,我都不挑,給我一盆米飯就行,別的無所謂”
這貨今天很高興。
昨天吃了一桌子不辣的川菜,讓他吃了個肚圓,沒想到今天吃到了一桌子的蒸品,這更是讓人喜出望外。
其實不管關中還是中原,都有蒸菜,不過都已扣肉居多。
什么扣條子肉、扣小酥肉、扣雞塊、扣排骨、扣魚塊,還有蒸制的白菜卷、茄夾、藕夾、等等肉品,花樣繁多。
但是粉蒸系列的肉品,還真是不多見。
這會兒吃著各種蒸肉,喝著可樂,看著窗外的風景,真是好享受。
擔心幾人光吃蒸肉吃不慣,張伯伯還炒了兩個青菜,又端來一碟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