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庸庸
這名字一聽就是個受好不好
趁著跟老太太私聊的功夫,小丫頭好奇問道“奶奶,為什么喊我爺爺為小庸庸啊”
老太太發了個捂嘴笑的表情“因為你爺爺以前很文氣,跟個書呆子一樣,所以我們家老頭子就老這么喊他,跟調戲良家婦女一樣。”
好吧,原來是這種情況。
不過小庸庸這個稱呼太羞恥,小丫頭有點喊不出來。
加上這會兒身份已經暴露,再聊下去的話說不定爺爺真的會暴走,還是算了吧。
不過臨走前,小丫頭還在群里得瑟了一句。
“于培庸,酒不錯,我會替你好好品嘗的,不用謝我。”
說完,她退出微信,拿著手機一蹦一跳的找老爺子去了。
而遠在揚州,某個廚房中傳來了打碎碗盤的聲音。
“你還好意思跟我提酒字”
于培庸覺得很受傷。
他多年不聯系的好哥們,國慶期間來到第一樓。
不僅把他珍藏多年的路易十三打開喝了,還拿走了兩瓶五十年代的茅臺。
而那兩瓶酒信息的,就是他最寶貝的孫女于可可童鞋。
真是女大不中留。
還沒結婚就這么向著婆家。
等以后真結婚了還不得翻天
于培庸回到揚州后,因為酒的事兒生了好幾天悶氣。
原本這幾天心情已經好了不少。
然而剛剛小丫頭發的那個酒字,又讓他想起了被徐濟民偷竊的三瓶酒。
心痛啊
真不愧是親孫女,捅了刀還不忘撒把鹽。
“灑的鹽少不少總覺得味道會很淡。”
四方面館的廚房中,徐拙正在向馮衛國請教撒鹽的問題。
做鹽煎羊肉有兩個要點。
第一就是倒水,水的多少直接關系著羊肉的成色。
另外就是放鹽,這道菜只放這一樣調味品,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度。
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道菜放鹽不能放多,現在你覺得少是因為里面有湯汁。等湯汁熬干之后,鹽分就徹底進入肉中,稍微一點就能讓肉有滋有味的。”
馮衛國耐心的給徐拙講著放鹽的比例,一定要比平時做飯時候放鹽的量要少一點。
這樣湯汁收干之后,鹽分比例才會剛剛好。
“徐爺爺,給你的手機,你們在做什么呢”
老爺子接過手機塞進衣兜里,笑瞇瞇的說道“你馮爺爺在做鹽煎羊肉呢,等著吃吧。”
小丫頭一聽就來了興趣“我還沒吃過呢,好吃嗎”
馮衛國剛準備自夸兩句,結果老爺子便說道“馬馬虎虎吧,不會很難吃,畢竟你馮爺爺在做菜方面,還是很有水平的。”
他這夸獎,讓馮衛國有些哭笑不得。
你還不如不夸呢。
又差不多過了十五分鐘。
鍋里傳來了滋滋的響聲。
這預示著鍋里的湯汁已經徹底熬干,里面的油脂正在煎著鍋底的肉。
馮衛國掀開鍋蓋,用勺子按了按鍋里的肉。
肉已經酥爛脫骨。
用勺子輕輕一碰,肋排上的骨頭就從肉中滑落下來。
他把火開到最大。
端著切好的蔥段倒進去,翻動一下。
讓鍋底的熱油正好能煎到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