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吃涮肉,老太太一邊和于培庸聊著老京城的事兒。
這個話題其他人就插不上嘴了。
因為那個時候,別說徐拙這群小輩了,連于長江都還沒出生呢。
“要是咱們沒走的話,你跟濟民要么去釣魚臺,要么在北京飯店,也說不定會自己當老板。我呢,大概率會在清華教學,可惜,回不去嘍”
老太太摘掉眼鏡,擦擦臉上的汗水,感慨連連。
這頓涮羊肉,把她幾十年的回憶給翻了出來。
徐拙覺得挺好的。
他本想說打算在京城買四合院的事兒。
但是再一琢磨,有些不合適。
這事兒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說出來的話有吹牛的嫌疑。
而且于家比徐家有錢,他冷不丁提這茬,弄得像是讓于家出錢一樣。
還是算了吧。
等以后事情有眉目的時候再說。
涮肉很好吃,甚至比上次在四方面館吃的味道還正。
除了羊肉的不同之外,最大的區別就是上次吃的時候沒有韭菜花醬,所以蘸料差了點意思。
而這次于長江不僅買到了最好的韭菜花醬,于培庸還炸了蝦醬,把吃涮羊肉的配料準備得非常齊全。
再加上吃的時候,老太太不停的說著京城過去的事兒。
不知不覺就讓人有了代入感。
吃涮肉,也是講究氛圍的。
聊著老京城的故事,吃著正宗的銅鍋涮肉,感覺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小丫頭早早的吃飽了,這會兒閑著沒事,剛準備問問老太太于培庸和徐濟民之間的恩怨,但是想了想,又忍住了。
爺爺剛忘記酒的事兒,一提徐爺爺他肯定又要炸毛。
小氣得很。
徐拙想起了過些天去羊城的事兒,問于培庸“于爺爺,也邀請你了吧”
于培庸點點頭“邀請了,到時候我就直接從揚州飛過去了,咱們羊城匯合。鄭光耀師傅比我和你爺爺都大,今年八十二了吧,也確實該退了。”
他們這個階層和廚師,都相互認識。
早些年,全國各地辦美食節之類的活動,翻來覆去就這群廚師,所以很早之前大家就認識了。
不過現在,什么美食節廚藝大賽之類的,已經變了味道。
以前是靠真本事比賽,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而現在,一切聽贊助商的。
贊助商覺得誰好誰就是廚王。
而且商業性質越來越濃厚,真正的廚師沒幾個會愿意參加這種活動。
“我爺爺打算讓我在鄭光耀爺爺面前展示一下廚藝也不知道我爺爺是什么意思,人家金盆洗手,咱過去吃吃喝喝表示一下祝福就行了,他非得搞事情。”
徐拙把老爺子的意圖說了出來,讓于培庸有個心理準備。
省得到時候老爺子突然讓自己出手,弄得于培庸措手不及。
那邊是鄭光耀的主場,而且當天他的徒子徒孫無數,萬一有人看不慣老爺子的行為,得有人居中調和。
于培庸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于趙金馬和馮衛國,這倆人已經上了老爺子的戰船,指望他倆居中調和是不可能的。
于培庸笑笑“沒事,他倆只是相互看不慣而已,你爺爺看不慣他倚老賣老,鄭光耀看不慣你爺爺刺頭兒一樣的作風,都是幾十年的交情了,不會鬧出什么亂子的。”
看來,于培庸對兩人都挺熟的。
不過徐拙覺得還是于培庸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