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雞在南方各地,演化出了很多種蘸料,比如常見的蔥姜蒜蘸料、蔥油蘸料、蒜泥蘸料、沙姜蘸料等等。
而徐拙現在要做的蘸料,是各地都不討厭的一種搭配方式。
他從倉庫拿來一些紅蔥頭,洗凈后切碎。
然后把生姜去皮,剁成姜蓉。
再洗一把香菜梗,同樣也切碎。
把切好的姜蔥和香菜梗按照11505的比例放進碗里,再倒入一勺食鹽,用燒熱的花生油倒進去,把香味兒激發出來,蘸料的主料就做好了。
等吃的時候,按照個人的用量取用,再根據個人的口味倒入適量的生抽醬油,就可以盡情的蘸白切雞了。
為了突出雞肉的鮮味兒,這個蘸料在做的時候,還可以用放涼的熟花生油代替熱油,這樣做出來的蘸料更能突出雞肉本身的鮮美。
“這看起來很不錯啊。”
馮衛國包好一托盤餃子,轉身拿托盤的時候才注意到,徐拙居然把蘸料給做好了。
他端起來聞了聞味道,笑著說道“這在白切雞的蘸料中,應該是最基礎的一款了,不過挺適合咱們北方人的口味,我是吃不慣沙姜的味道。”
徐拙笑笑,這個蘸料確實是最基礎的一款。
不過也正是因為基礎款,所以被接受的程度也是最高的。
而且這款蘸料中沒有蒜,也能避免吃過之后出現口臭的尷尬情況。
閑著沒事,徐拙開始幫馮衛國包餃子。
雖然是素餃子,但是在晉菜大師手中,依然被玩出了花樣。
頭茬嫩韭菜配上炒得金黃的柴雞蛋,再加上高檔的無鹽海米,光聞餡料的味道就挺讓人饞的。
餃子配白切雞,等會兒再涼拌個皮凍,配上泡椒鳳爪和泡菜什錦,妥妥的又是一餐飽飯。
這幾天,三人閑著沒事光琢磨吃的了。
徐拙覺得自己已經胖了好幾斤。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話還真不假。
不過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從明天開始,四方面館即將重新開門營業。
剛開始徐拙沒打算放假,因為現在絕大多數飯店都沒有關門歇業,因為越是節假日,越要忙著掙錢。
但是他看大家過年的心情都非常強烈,所以干脆放假幾天,讓大家好好放松一下。
畢竟從開業到現在,店里就沒停過,大家每天都在連軸轉。
現在年底了,怎么也得放幾天假,讓大家好好陪陪家人,喘口氣。
不過忙習慣的人,讓他閑下來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好了。
比如建國,平時在店里忙里忙外,這會兒放假,按理說該好好放松一下了,但是他卻閑不住。
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都會溜達到店里來,收拾收廚房,或者跟石磊一塊兒重新調整一下餐桌的擺放。
大概這就是傳說中的勞碌命吧。
徐拙和馮衛國正包餃子的時候,建國石磊和其他幾個在家閑著沒事的幫廚陸續來到了后廚。
“喲,包餃子呢,那等會兒我們就不回去了,嘗嘗馮爺爺的手藝。”
馮衛國喜歡熱鬧,他指了指水池的方向說道“別光打嘴炮,洗洗手一塊兒包,別光想著吃現成的。”
就這樣,大家把手洗洗,扎上圍裙,一塊兒下手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