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里的人看到徐拙,紛紛發彈幕打招呼。
不過徐拙這會兒可顧不上看這些,他正在組織語言,解釋剛剛孟立威問的那個問題。
“之所以選擇拍散而不是剁碎,主要原因就是我這人比較懶。”
這個回答讓孟立威差點閃了腰。
他見徐拙一臉正經,還以為要說什么做菜的方式,拿著手機專門湊近了一些。
結果卻說了這么一句不要臉的話。
直播間里的粉絲們也是一陣無語。
“還以為要講什么高深的廚藝呢。”
“就是,我都打算記下來了,結果他來了這么一句。”
“徐老板現在越來越幽默了。”
玩笑過后,徐拙開始講關于姜是切碎拍散的區別。
這個主要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比如今天煮雞,把姜剁碎的話,姜末會粘在雞身上,甚至還會進入雞肚子中,等會兒撈出來得專門清理一下,很麻煩。
而且用姜末的話,姜的味道很快就會融進湯汁中,然后隨著水蒸氣蒸發出來,導致姜味兒逐漸變淡。
而沒了姜味兒的姜末,在長時間的熬煮中,味道會發酸變臭,影響湯水的整體味道。
所以在燉肉等需要長時間悶煮的烹飪中,最好選用大塊的生姜,這樣才能保證姜味兒充足。
但是大塊的生姜味道不容易散發出來,在使用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刀拍兩下,把姜塊拍散。
這樣不僅能夠讓生姜的味道散發出來,而且還能讓生姜的味道變得更加濃郁。
其實不光生姜需要拍,大蒜切末之前拍一下,味道也會更加濃郁。
最后,徐拙總結似的說道“一般做餡料或者涼拌菜以及寶炒菜的時候,生姜要切末,燒湯的時候,要用姜末,而燉肉,則是用姜塊,到底用姜塊姜片還是姜末,取決于烹飪的時間,時間越長,塊就得越大。”
說完,鍋里的水已經微微沸騰。
徐拙往鍋里倒了兩大勺料酒,等水徹底沸騰之后,他左右開工,一手抓兩只雞的雞頭,把四只雞都提起來,趁著鍋里沸騰的時候把雞放進了鍋里。
燙了二十多秒之后,徐拙把雞提出來,倒掉腹腔里的水,這樣能讓雞肉里外受熱均勻。
等鍋里的水再次沸騰的時候,徐拙再次把雞放進去汆燙。
這樣反復三次之后,徐拙把雞扔進了鍋里,然后抓一把青花椒放進去,蓋上鍋蓋,把火關掉,讓雞肉在鍋里慢慢浸熟。
這就是用大鍋浸雞的好處。
不用再讓鍋里的水保持剛開不開的狀態,也不用再擔心水溫太高把雞皮燙爛。
這個時候,只要安心的坐在一邊等四十分鐘,鍋里的雞就熟透了。
“這就沒事了”
徐拙點點頭“沒事了,等會兒過來做點了知就行,走吧,咱們出去看看外面的烤豬蹄還沒有,忙活半天,有點餓了。”
這里的廚房雖然是專業廚房,但是卻跟四方面館的沒法比,所以徐拙沒讓孟立威多拍,還是出去拍大胃王吃烤豬蹄比較來勁。
從他們進來到現在,幾個電烤爐同時工作,差不多烤了一百多根豬蹄。
然而
還是不夠吃。
甚至根本就存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