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說,徽菜的名氣不重要,重要的是徽菜的傳承,他要做的就是把徽菜流傳下去,所以每次比賽都沒有邀請過別的廚師來參加。”
大概低調習慣了,所以在這方面,郭樹英也選擇了低調。
但是
從菜系發展來說,這樣做是不對的。
因為低調的話,外人根本不知道,沒有受眾,你廚藝再高有什么用
不過,這也不怪郭樹英這樣,主要是徽州人自古以來,就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響。
比如說徽州的這些古建筑,講究暗室生財。
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進去昏暗逼仄,但是再往里走,卻峰回路轉,亭臺樓榭無不精益求精。
哪怕窮人家,也會弄個天井,看起來別有洞天。
在老建筑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徽州人中庸低調的傳統。
而徽州人經商,也是抱著這樣的思想。
他們做買賣講究仁義,以和為貴。
哪怕競爭對手,也不乘勝追擊。
而且雖然經商,卻提倡讀書,鼓勵讀書,跟不提倡讀書、對競爭對手不留情面的晉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清朝前期,徽商遍布全國各地,很多日常用品都由他們來經營。
但是因為低調的特性,所以到現在大家討論徽商的時候,卻只能想起紅頂商人胡雪巖。
晉商就不一樣了。
晉商們更加高調,真正把商場當成了戰場來進行。
為了打倒對手,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晉商們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骨子里的那種小農思想。
他們掙了錢就運回山西,買地蓋房,修又高又大的院子,然后把自己經商的經驗傳給后人,讓后人也這樣做。
所以山西有很多大院。
什么喬大家園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就是這么修建起來的。
晉商雖然厲害,卻沒法促進商業的繁榮和發展,甚至還起反作用,因為他們在外地掙了錢就不再花出去,影響了貨幣的流通,也讓商業變得凋敝。
所以在清末,晉商就逐漸退出了舞臺。
流傳到現在,也只剩下一個個被改成景區的大院子。
“大帥哥,你說徽菜怎么做才能發展起來是擺盤方面多努力,還是做法上面多創新”
郭姍姍的這個問題,讓徐拙有些奇怪。
“你怎么突然問這個問題了”
郭姍姍把車速降下來,有些發愁的說道“每次回家,我爺爺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的,讓我思考一下徽菜的未來我哪懂得這些啊。你不是廚師嘛,幫幫忙唄。”
徐拙嘆了口氣,徽菜的癥結不在擺盤,更不在做法。
而是徽州人的這種低調中庸的思想。
但是讓徽菜走高調路線,又沒了徽菜那種韻味。
所以,這事兒很難。
至少現在,徐拙是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這個”
徐拙剛準備說點套話把這事兒搪塞過去,系統突然挑出來刷存在感了。
“叮發現新的隨機任務,詳情請點擊任務面板查詢。”
狗日的
該出來的時候一言不發,不該出來的時候卻一直跳出來刷存在感。
徐拙對這狗系統真是無語。
不用想他就知道,肯定是跟徽菜發揚光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