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靜下來心,有條不紊的做著小蔥拌豆腐。
他用的是北方做法,就是把豆腐焯水后,然后淋上香油和其他調料,用勺子把豆腐碾碎,然后再撒上蔥花,擺出造型。
這步驟說起來簡單,但是徐拙做出來的效果,卻很不一般。
畢竟有擺盤技能加持,再加上做這道菜時間比較多。
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主席臺上,幾個老頭正在討論徐拙的手藝。
“不管味道如何,就這份麻利勁兒,也應該讓他出線郭師傅,這孩子是誰啊代表你們望月樓比賽的,但是跟望月樓的廚師好像都不認識一樣。”
比賽的選手中,有好幾個望月樓的廚師。
分店多嘛,那邊的學徒想來參加比賽,店里自然不會阻攔。
而代表總店的徐拙,跟這些人卻全程沒有交流,臺上的幾個老頭,以前去望月樓拜訪的時候也沒見過徐拙。
所以,他們對徐拙的身份很好奇。
郭樹英不想把徐拙的身份暴露出來。
畢竟這孩子是徐濟民的孫子,身上帶著魯菜的標簽。
要是讓臺上幾個老頭知道他是魯菜的傳人,說什么都會選擇把徐拙淘汰掉,省得這孩子打了徽菜的臉。
他想了想,淡淡的說道“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在外地開了個飯店,這次回來走親戚,正好趕上了,我就幫他報了名,試試他的深淺。”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大家該怎么評判就怎么評判,不用在意我倆的關系,反正他就是來玩兒的,走到哪一步都無所謂。”
幾人心領神會的點點頭,表示理解。
估計是一個心高氣傲的遠門親戚,聽說有這個比賽吵著要參加。
大家都有這種親戚,都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種人不用偏袒,也不用刻意針對,只要保持公平的態度進行評選就行。
反正看郭樹英這態度,關系也沒多好。
等徐拙那一組其他人的紅燒豆腐做好后,徐拙的小蔥拌豆腐也已經做好。
跟上午一樣,徐拙又做了個漂亮的擺盤。
整盤菜看上去很漂亮,而且層次分明。
哪怕不喜歡吃豆腐的人,也想來上一勺嘗嘗味道。
這一組的評委開始根據菜品的色香味兒等角度進行打分。
先觀察擺盤,再聞香味兒,最后品嘗味道,體驗口感。
最后
經過三個評委的討論,出線的依然是徐拙。
“他的對味道的把控太強了,比同組的人高出一大截,很顯然,他應該是某個飯店的大廚,真不明白怎么跑到學徒這一組了。”
幾個評委小聲討論著,先把接過報給主評委,讓他們進行審核,省得被人說是暗箱操作。
郭樹英他們從主席臺上走下來,對評委們選出來的第一名進行審核。
輪到徐拙的時候,一群老頭一人嘗了一口徐拙做的小蔥拌豆腐,都有些驚訝。
“孩子,這道菜也是你爺爺教你的”
“嗯。”
郭樹英放下勺子,有些感慨。
他這些年教出來的徒弟不少,也有幾個成名的。
但是跟徐拙比起來,卻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