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燒上去之后,林愛民拿著一張油豆皮平鋪在案板上,然后用刷子在上面稍稍刷一層醬汁。
醬汁不能刷太多,不然會讓油豆皮破皮,只要有少許就行。
接著他用筷子夾著已經晾得差不多的菜鋪在油豆皮上,不能鋪太多,差不多十厘米左右寬就行。
兩頭也不能鋪到頭,稍微留幾厘米的邊就行。
鋪好后用手托著鋪有餡料的油豆皮向另一端折過去,讓油豆皮把餡料包裹起來。
然后再把兩頭多余的油豆皮折到中間,使得餡料被油豆皮完美保住。
最后一直折到頭,形成一個長條,讓油豆皮層層疊疊的把餡料包裹在中間。
餡料全部用完后,正好蒸鍋里的水也開了。
林愛民把這些油豆皮做成了長條均勻的放在蒸鍋中,開始蒸制。
這個時候,徐拙這邊的五花肉已經蒸得差不多了。
他把火關掉,然后小心的把肉撈出來,放在案板上晾著。
這個時候,肉已經徹底酥爛,徹底達到烤鴨那種汁水充足,軟爛可口的地步。
接下來,就該加工鴨皮了,也就是“炸”的步驟。
雖然鴨肉的口感很重要,但是酥脆的鴨皮,才是烤鴨好吃的關鍵。
所以接下來的步驟至關重要。
在五花肉稍稍晾涼之后,徐拙架上炒鍋,里面倒入小半鍋油,準備炸肉。
在炸之前,為了防止五花肉在油鍋里散開,還需要用蛋清和生粉攪拌成蛋清糊,細細的涂抹在豬肉上。
抹好之后,鍋里的油溫正好達到了六成熱。
徐拙把火調小,然后小心的端著五花肉,依次順著鍋邊下入油鍋中。
這是第一遍炸,油溫要稍稍高點,但也不能太高了。
因為總共要炸四遍才行,油溫太高的話,最后炸出來的肉就成肉干了。
差不多四五分鐘后,等鍋里的肉塊變成微微金黃的時候,徐拙便從鍋里撈了出來。
把肉塊肉皮朝上放在案板上,徐拙拿著肉松針,把肉皮扎了一遍,然后均勻的在肉皮上抹一層白醋。
這是為了讓肉皮起酥,同時也為了讓肉皮中多余的油脂流出來。
稍稍晾一下之后,徐拙把油鍋的火調成微火,再次把肉塊下鍋。
“嘶這孩子連這都知道,而且還做得那么熟練,趙金馬真是沒藏私啊。”
“這么好的苗子,傻子才會藏私呢,接著看吧,看他還有什么驚喜給咱們。”
那幾個學生這會兒也不練習了,雙眼直勾勾的看著徐拙的操作。
而另一邊,林愛民關掉蒸鍋,把里面的那些長條全都取出來放在案板上晾著。
然后抱著膀子看徐拙炸肉,嘴角不自覺就勾了起來。
顯然,他對徐拙的手藝很欣賞。
徐拙這邊,第二遍已經炸好,這時候整個肉塊已經稍稍發硬,肉皮的顏色也已經變深,這會兒看上去更接近褐色。
不過這還不算完。
很快,徐拙就用松肉針把肉皮扎一遍,再次涂抹上白醋。
試了試鍋里的油溫,這會兒最多五成熱。
徐拙把火關掉,然后捏著肉塊,依次放入鍋中。
入鍋后,把肉塊翻一下,讓肉塊的肉皮向下。
三四分鐘后,徐拙再次把肉塊撈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