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徐拙吃完早飯,老爺子就和他一道來到廚房,開始準備做貓耳朵。
貓耳朵作為一款流傳度很廣的國民零食,制作門檻其實并不高,基本上只要有簡單的面點經驗就能做出來。
跟糖油餅一樣,貓耳朵也要和一個白面團和一個糖面團。
不過貓耳朵中的糖面團,要用紅糖和面,這點跟糖油餅還是挺有區別的。
另外,做糖油餅和的是軟面團,而貓耳朵則是正常的面團,也就比手搟面的面團稍軟一點。
和面之前,老爺子先吩咐了徐拙一個任務。
“去隔壁超市買點奶粉過來,白面團里需要放奶粉才好吃。”
徐拙原本以為老爺子這邊要開始了,結果來了這么一個大喘氣。
奶粉買回來之后,老爺子開始和面,他先用溫水化了一些發酵粉,然后在盆里倒入一些面粉和奶粉。
“奶粉的不要高于面粉的三分之一,不然太多的話面團發黏,不太好和。”
老爺子用手把奶粉和面粉攪拌一下,打入一個雞蛋,然后端著酵母水緩緩倒入盆里,先把面粉攪成面絮,然后再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
面團和好后放在面盆中開始醒發,然后準備做紅糖面團。
做紅糖面團要比白面團復雜一些,因為紅糖面團不僅用到的配料燉,而且味道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
因為貓耳朵中的甜咸味兒,全都從紅糖面團里出,白面團只需要有個奶香味兒就行。
“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啊把白面團弄成咸味的不行嗎”
老爺子提著紅糖袋子,一邊往盆里倒一邊說道“行是行,就是做出來的貓耳朵不太好看,影響整體的賣相。”
盆里倒了差不多有大半袋子紅糖,老爺子端著一碗溫水倒進去,用筷子一邊攪,一邊跟徐拙講著這其中的原因。
貓耳朵的味道很多,比如椒鹽、五香、麻辣、孜然、烤肉等,這些味道的來源,其實都是香料。
而且這里面用的香料都有顏色,摻進白面團中的話會很顯眼。
特別是切成片之后,那些香料形成的黑點,很容易讓人誤會是面團里摻了不干凈的東西,很影響食欲。
所以,大家在做貓耳朵時,就不約而同的把調味料放在紅糖面團中,這樣做出來味道不變,但是賣相更加美觀。
紅糖化開后,老爺子用細網篩又過濾一下,然后往紅糖水中加入酵母和一小勺食鹽,另外又加了一勺五香粉。
這樣貓耳朵做出來就是甜、咸、五香、奶香等混合的味道了。
雖然味道讓人覺得很雜,但是吃起來卻不差,其實貓耳朵之所以能成為國民零食,就是因為其多變的味道和酥脆的口感。
把紅糖水攪勻后,老爺子在另一個盆里倒入面粉,然后把紅糖水慢慢倒進去,先攪成面絮,再揉成面團。
接下來的步驟跟白面團一樣,放在盆里進行醒發。
這會兒店里已經開始忙活了,洗菜切菜配菜,每個人都在抓緊時間做自己的工作。
而曹坤他們,也已經把鴨子全部洗好,并且還腌上了,這會兒正在熬麥芽糖。
“坤哥,我覺得以后晚上清洗鴨子吧,等下班之前把鴨子腌上就行,然后第二天一來就可以進行鹵制,也不用再早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