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翠萍以為孟明知只是和她說說于雅那邊的想法,最后肯定還是要挽回的,畢竟以前數次孟明知和于雅都是這么分分合合的。
這回見孟明知竟然點了頭,李翠萍的腦子一下子變得暈乎乎的。
可她腦海中第一個泛起的想法卻不是欣喜或者欣慰,而是慌張“明知,你是不是出什么事兒了”
在她看來,自己兒子對于雅的感情已經堅固到了某種境界,如果不是有什么意外發生,他不可能放棄這份戀情。
見李翠萍緊張地上下打量著自己,孟明知也跟著勉強笑了一下“娘,你別想太多,就是于雅既然說了分手,我一直拖著也沒用,不如直接分開,對我們都好。”
“以前她都不和我提這些事的,說要陪我走一輩子”緊接著,孟明知拎著水桶拐了個彎,嘴里也溢出了幾分輕嘆。
這回李翠萍明白了,敢情這是明知失望于雅提分手,所以直接同意下來了。
她不想再讓孟明知想起這些傷心事,于是急忙帶著孟明知往自家地里走,順便聊起了今年的莊稼長勢。
今年風調雨順,李翠萍估摸了一下糧食的產量,覺得不僅能夠下一年吃飽喝足,還能富余不少。
“明知,等娘把剩下的糧食賣了,到時候給你買兩身漂亮衣服。”李翠萍喜滋滋地上下看了孟明知,只覺得自己的兒子那里都好,是個頂天立地的帥小伙。
只是孟明知卻搖了搖頭,轉而開口“娘,我想去高考。”
“聽村里的知青說,過段時間國家就要開放高考了,我去找村里的知青好好問問題,學一學,要是能考上個好大學就好了。”
父母都希望兒女未來能夠走得比自己長遠,李翠萍也不例外。
雖然她只念過一年小學,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人,但也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所以聽孟明知要讀書,是一千一萬個贊成“好明知你去找村里的知青問問要什么書,娘去縣里書店幫你問一問”
想到孟明知也沒怎么上過學,估計很難一下子跨到高中的層次,李翠萍還貼心地補充了一句“你去把要用的書都問清楚,娘幫你準備齊全,就算是明年他們走了也不怕”
“嗯。”孟明知頷首微笑。
村里的知青有六七個,孟明知搜索了一下這具身體的記憶,找了個和他關系不錯的知青去問。
這些知青以前生活環境很差,不過最近幾年很多知識分子都平反了,他們委托這邊的人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村里人也沒什么知青的心思,就把村頭的一排平房分給了他們。
這些知青都住在一起,一個大通鋪上面鋪了五六床被子,赤膊的青年們正用各種姿勢學習。
孟明知站在門口,禮貌地敲了敲房門,在聽到有人說了一句“請進”后,才推開門走進去。
他要找的知青長得憨憨厚厚的,名字叫黃壽,之前他有次看到李翠萍拎著水桶在路邊彎腰休息,就上前幫忙把水桶抬到了田里,因此李翠萍很喜歡黃壽,經常在知青們沒飯吃的時候偷偷給黃壽帶一兩口吃的。
因著母親的緣故,孟明知和黃壽的關系也不錯。
看到來人是孟明知,黃壽眼睛一亮,急忙從床上爬下來“明知,你怎么來了”
孟明知把手里拎著的小筐放到房間的角落,里面裝著李翠萍裝的兩個雞蛋,一個大窩窩頭,還有一小碟沒什么滋味的咸菜。
“黃哥,我這次是來求你幫忙的。”直起身來,孟明知有些無奈地攤了攤手。
“什么事兒”在村子里,對黃壽最好的就是李翠萍,而李翠萍的年紀又和他母親差不多,因此黃壽直接認了李翠萍做干媽,此時他以為是李翠萍有事,急忙伸腳要把鞋子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