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和我們說了,說你和一個年輕小伙一起鉆到旁邊的林子里去了,也不知道”說到這里,于母頓了頓,明顯有些說不下去了。
可是這個時代雖然開放了不少,但對于名譽依然看得很重。
之前于雅和孟明知關系親密,可也只是經常會約著一起出去在村里溜達,偶爾邀請對方去家里坐一會兒,情到濃時也不過是臉紅紅地牽個小手如今于雅直接和不認識的小伙鉆進了小林子,在外人看來,肯定不能做什么好事。
而且你們兩個剛分手沒多久,孟明知還在那里緩不過來,你卻約了新的小伙溜達這無論在舊時代還是現代都不能讓人想到什么好話。
“娘”于雅臉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最后也沒想出什么證明她和傅文石清白無比的證據,就只能先努力哄好父母,“爹,娘,今天我見面的那個是個知青。”
沒等于父于母反應,于雅就垂著頭,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話快速地繼續了下去,“他成績很好,也要去參加高考,而且他今天來找我,是因為前幾天我看到他被關在牛棚里,幫忙搭救了一把,他想報答我,我就讓他教我念書做題,到時候也能考個好大學。”
于父于母沒見到傅文石,不知道他長得很好看,因此相信了女兒的這番“利用論”。
其實如果說這話的是旁人,他們兩個肯定會找出一千一萬條問題,但既然說這話的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他們就咬牙相信了于雅的話,自欺欺人地覺得于雅肯定是個不會撒謊的乖孩子,她和那個知青肯定是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的。
既然從于雅這里得到了說法,于父于母就不再追問相關的事情,直接把菜飯端了上來,三人一起圍坐在桌子旁邊吃飯。
于父于母經營著一家小店,在村里應該是比較富庶的人家了。
但即便是他們家,也做不到每周都吃一次肉,只能半個月吃一頓葷菜。
這種隔幾天就能嘗到一點兒葷腥,每半個月還能吃到大菜的生活,在村里別人看來,就是天堂一樣的日子,可對于從現代穿越過來,曾經頓頓大魚大肉的于雅來說,就是一種煎熬了。
咬了一口磨嗓子的粗糧餅子,于雅夾了一筷子沒什么油腥的燉豆角,勉強湊在一起咽了下去。
她心里想的卻是能不能趁著這個時代,發家致富一把,也體驗一把下海經商,當大富豪的滋味
心里既然有了這個想法,于雅在草草吃了一口飯后,就迫不及待地扔下筷子,回到房間思考如何才能發家致富。
可她在現代學習不怎么好,對于這段歷史的了解也有限,只知道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多后來的大富商,但這些富商是怎么富起來的,她卻并不了解。
這段時間沿海城市發展很快,特別新潮,然后還有開放
于雅咬著自己的手指頭思索了半天,最后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緊跟時尚潮流的事情賣衣服
正好于家也算是個賣布料的小店鋪,如果能夠學習大城市的新潮款式,在小城鎮制造販賣出來,肯定能大受歡迎。
于雅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于是立刻拉開臥室門,找到于母,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