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叮囑完于雅,于母又想起了什么,有些好奇地詢問于雅,“你和孟明知都認識知青,那你知不知道他學得怎么樣”
“我還記得當初孟明知上初中的時候,調皮搗蛋整天不上課,沒想到現在還想著要學習了。”于母的語氣里帶了幾分不屑,估計是覺得孟明知就算學習也學得不會太好。
于雅見于母一副反派嘴臉,急忙搖頭“娘,這你可就想錯了。”
“咋”于母難以置信地看著于雅。
于雅攤了攤手“其實我也覺得他成績肯定不能太好,而且我也沒想多和他接觸,所以直接沒問過他的成績。”
“結果吧,有一天我認識的那個知青給我拿來了一個本子,上面寫的都是知識點,總結得特別好,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而且上面的字也特別漂亮,我當時可喜歡了,急忙把這份筆記抄了一份,還把上面的字來回看了好幾遍結果,娘,你知道這是誰的筆記嗎”
結合之前的對話,答案很明顯“難道是孟明知”
“是啊,”聽到于母略微有些顫抖的嗓音,于雅心頭忽然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滿足感,她跟著用力點頭,“當初我也不知道是他的,所以在和我說的時候根本不信,結果今天我去得湊巧,正好看到孟明知在寫筆記,才知道這居然真的是他寫的。”
“聽你這么說,他學得還挺好的”于母頓了幾秒,遲疑著開口。
對此,于雅說得頭頭是道“沒錯啊,我不太相信,就去問了帶我的那個知青,結果他說孟明知特別聰明,東西一般一兩遍就能記住,要是能努力一點兒,好學校肯定是任由他挑”
“不過娘你別擔心,我也問了,他說過努努力,也能上好大學。”看于母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于雅急忙補充一句。
雖然知青們過得都不是很好,很多時候村民們甚至不愿意和知青有太多往來,怕過段時間又會嚴查,但總的來說,他們還是承認知青們的文化水平的。
聽知青說孟明知將來能去特別好的大學,于母深吸了一口氣,忽然有點兒后悔“小雅啊,是不是我和你爹做錯了”
“啊”聽到這句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話,于雅有些不解。
于母嘆了一口氣,把話繼續說下去“當初就是我和你爹覺得你們兩個不合適,孟明知家里沒錢,他也沒前途,所以逼著你們兩個分了手要是早知道他能去好大學,將來到城里工作,我和你爹肯定不能攔著你們兩個啊”
聽出于母語氣里的后悔,于雅在心里搖了搖頭,接著開口寬慰于母“娘,你別想那么多,你就想想,要是我和孟明知不分手,他怎么可能想著要高考按照他的性格,沒點兒刺激怎么能準備高考”
“而且我真的對他也沒什么感情了,現在最重要的不是他,而是我。”于雅伸手把本子翻開,“娘,我問過孟明知了,他說他放下了,現在就想著帶著自己老娘一起過好日子,就算咱們后悔了,人家也不可能同意在一起”
幸好于母正在神游天外,沒聽清于雅說的話,否則肯定又要因為“人家也不可能同意在一起”這句話生氣了。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高考,我自己有了個好學歷,將來干什么都方便。”當于母回過神來的時候,聽到的就是于雅的這句話。
于母急忙點頭同意“沒錯,小雅你好好學習,爭取超過孟明知,去好大學”
超過孟明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雅想著,隨口應付了過去,繼續做題。
于雅被她的母親盤問了一番,孟明知坐在餐桌上,也在接受李翠萍的關懷。
“明知,我回來的道上,聽有人說你和于雅一起溜達”李翠萍伸手夾子一筷子涼菜,有些緊張地詢問孟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