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很快就知道自己家老爹干了什么騷操作。
他,流弊的老爹,在吐蕃的使者過來的時候,先是和顏悅色的招待,然后在交談的過程當中一聲長嘆滿臉哀傷的表示自己對于長女的不舍,那一副牡丹含露容華濃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模樣,讓人除了連連點頭說好好好,根本就讓人說不出拒絕的話。
然后,在吐蕃使者被迷得腦子不清醒的時候,安澤一提出,自己要吐蕃建一條連接大唐與吐蕃的路,便于自己日后坐在馬車上看望女兒。他甚至表示,自己愿意出錢雇傭,手上也有配方,希望吐蕃皇帝同意。
使者能做決定嗎當然不能了。
所以,安澤一一臉傲慢的表示,我的女兒被我如珠似寶的嬌養長大,就算是圣上下了和親的旨,卻也沒有說是立即嫁到你們吐蕃,再過上十幾二十年也完全可以。本王也并非不講道理的人,你們且回吐蕃,告知你們的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主,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做好了決定再給本王答復。
與此同時,安澤一親手書信一封給對于賺錢事業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唐傲生,在信上,他表明自己意圖直接開了一條新的、連接川藏的茶馬古道,將川蜀的茶葉銷售賣往吐蕃突厥等地,他愿意與唐門進一步合作。
并且,安澤一還花了一大把錢雇傭與他一起做生意的小伙伴所在的唐門,而不是已經發展壯大成為第一大教的明教,這樣的看重讓唐傲天頗有幾分得意,同時他也注意到信上的內容,是全力配合挑撥離間,并且事關重大,普通的弟子做不來。再考慮到這是晉王與他們合作的這些日子第一次交代的重任,經過一番商議,最后決定由唐傲書帶著三四個弟子前去。
接下來,在安澤一的人指引下,他們一行人潛入吐蕃。
再說那一行使者,在回到吐蕃復命之后,得知和親的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宗室女,而是大唐公認的土豪晉王長女之后,又得知晉王的要求,吐蕃的皇室言論發生微妙的變化。
和親的對象是吐蕃重臣達扎路恭,但是當知道和親來的公主是晉王之女的時候,在從使者口中知道晉王對于這個女兒有多么疼愛多么重視的時候,那些王子們看達扎路恭的眼神就不對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有利益的趨勢就有糾紛,雖然吐蕃是一個偏僻又土地貧瘠的地方,但是該有的斗陣一樣是不會停的。而對于安澤一修路的說法,吐蕃朝內更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計。
在這樣的環境下,達扎路恭死了,并且達扎路恭死亡的時候,留下的線索指向王子,但是指證曖昧得很。
達扎路恭怎么說也是重臣,重臣被殺,還事關幾位皇子,這事可以說是鬧得人心惶惶,只是與和親公主成親的人死了,新的與和親公主成親的人要選擇出來。于是,吐蕃王子之間的斗爭,也越來越烈了。
只有安澤一的人和唐門的人知道,達扎路恭真正的死因,以及在那幾個吐蕃王子身邊出現,奉承挑撥的人是誰。
不過,誰又會懷疑遠在長安的晉王呢如果他真的不愿和親,拒絕大唐的天子不就可以了,又何必提出建設修路的一說呢
在吐蕃王室發生動亂的時候,安澤一派去的另一波人在明燦的帶領下已經到了西域,頂著晉王府總管侍衛的身份兼一張金發碧眼高鼻深目的西域臉,精通西域話的明燦很快進了西域各國得到一定的好感,再以“一帶一路”之名的利益,表明與大唐尤其是晉王合作遠遠要比吐蕃更有利國家發展為由,策動驅使西域二十附屬國叛變吐蕃,在引發內部動亂的同時,也將吐蕃的后方失了火。
這個時候,早已經收到傳書的安澤一再把吐蕃內亂的消息甩給邊境守軍蒼云和神策,趁火打劫進攻吐蕃。
外,有兩面夾擊,內,有唐門趁亂殺死王室相互嫁禍,對,即使是這個時候,安澤一給下屬的旨令依舊是嫁禍,將死因推給活著的王子、王妃,甚至是重臣,總之,務必不能讓人懷疑到大唐身上。
李倓“”這一手白蓮花玩的,太特么的陰險了。
最后,吐蕃亡國。
作者有話要說我終于寫出了大唐版“天涼王破”的“天熱國破”的話了
恭喜安澤一,達成“開疆擴土”、“霸道王爺”、“天熱國破”等一系列成就。
其實吐蕃亡國的過程,完全可以寫成一個幾萬字的部分,但是,誰叫吐蕃是炮灰呢,兩章帶過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