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燕變了臉色,片刻后冷笑了聲:“我倒是想呢,可爭不過旁人啊。”
南云揉著面,只當沒聽出來這話是針對自己。
她這是自小磨出來的脾氣,這些年來都很少動怒,更不愛跟人扯皮爭辯,畢竟吵贏了也沒什么好處,浪費口舌。
少時好友嫌她性子軟時,南云便聲稱自己是“四兩撥千斤,不變應萬變”。
橫豎她自己看得開,不往心里去,反倒是那些挑事的,一拳打進棉花里,每每氣得不行。
及至晚間吃過飯,南云繞著院子外散步消食,曉玉恰遇上她,便隨口提及了白日里的事:“曉燕就那么個樣子,說話夾槍帶棒的,你別同她一般見識,更犯不著生氣。說白了,她也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這話直白得很,南云忍俊不禁:“我知道,多謝。”
曉玉同她一道走著,想了想,又問道:“你到正院去的時候,見著晚寧了嗎”
“見著了。”
“她跟曉燕是一個路子,只不過她是賢妃娘娘的人,所以更有底氣些。”曉玉閑得無趣,便同南云聊了起來,“但這么久了,王爺也沒碰過她,更沒提過什么名分的事。也正因此,她愈發嚴防死守,生怕有旁人越過她去。”
南云想了想白日里的情形,笑了聲:“的確是嚴防死守。”
“但你若真打王爺的主意,那就繞不開她去。”曉玉來了興致,好奇道,“你今日見著王爺了吧,覺著如何”
曉玉與自家青梅竹馬的表兄有約,等到了再過幾年攢夠了銀錢,便要出府成親去的,所以她對寧王這個主子并沒什么想法。加之又對南云頗有好感,便湊熱鬧似的,忍不住多問了些。
南云知道曉玉并無惡意,便如實道:“很好。”
經過白日的種種,她現在對寧王的印象的確很好——相貌好,性情好,最難得的是那滿藏書閣的珍品,著實讓她心向往之。
曉玉正想再問,卻見梁氏那邊的小丫鬟來了,說是找南云過去有事。
南云一早就料到梁氏會來問,并沒意外,直接隨著這小丫鬟去了梁氏那邊。
梁氏已經沏好了茶,等她坐定后,意味深長地笑道:“聽說你今天還去了藏書閣”
若說方才曉玉是好奇湊熱鬧,梁氏這就是單刀直入了,南云不由得坐直了些,將白日里的事情大略講了。包括在正院被晚寧橫插一手攔下,以及后來陰差陽錯地又遇上寧王,被支使著去藏書閣去了書帖。
“我就知道晚寧必是要插手的,”梁氏眉尖微挑,滿意地看著南云,“但好在運氣不錯,有藏書閣這事后,王爺必然會記著你的。”
“這倒也說不準,”南云低頭喝了口茶,“王爺從始至終并沒問過我的名姓,仿佛也沒看出我與丹寧縣主的相仿。”
想了想,南云又補充道,“至少他表現出來的是這樣。”
“不必著急,慢慢來就是,”梁氏不以為意,“這事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南云點點頭:“好。”
“說起來我知道一位大夫,姓陳,醫術很是高明,他前兩年云游四方去了,聽聞近些日子便會回京來。”梁氏忽而提起了旁的,“等他回來后,我會托關系請他幫你娘診治,說不準能將那病給治了。”
南云原本神色淡淡的,聽她這么一提,隨即來了精神:“多謝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