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元景這些年來未有婚配,以他的出身、才貌,但凡家中有適齡的姑娘,便都或多或少地考慮過他。只是有的知道他與太子素來不睦,怕結親之后得罪了太子;有的是覺著他與丹寧縣主徐知音青梅竹馬,八成是要在一起的,便棄了這想法。
去年皇上下旨將徐知音指給太子當了繼室,眾人背后沒少議論,揣度著這其中的微妙之處。而前些日子蕭元景破天荒地立了府中的婢女為側妃,他雖沒大肆宣揚,可總是瞞不住的。
不管怎么說,這行為都太出格了些。
眾人大吃一驚后,又紛紛揣測起來,也不知這寧王殿下是因著年前之事心懷芥蒂,所以破罐子破摔了還是那婢女當真是什么絕代佳人,我見猶憐
如今蕭元景身側跟了個青衣美人,雖還未明說,但眼尖的人立即便注意到,也猜出了她的身份來,便愈發好奇。
南云早就料到自己露面后會引來眾人的窺探,她頂著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目光,面不改色地向老夫人行了一禮,道了祝壽詞。
她原就是個生得極好的美人,舉止間進退得宜,從容有度,與同是青衣的蕭元景站在一處,倒像是一對璧人似的。
蕭元景也適時介紹了南云,語氣中不掩偏愛。
齊老夫人抬了抬手,臉上帶著和藹的笑意,頷首道“倒的確是個懂事的美人。”
這滿屋大都是女眷,蕭元景并不好久留,老夫人問了他幾句近況后,便將他給打發了“到前邊去吧,你舅舅還等著呢。”
蕭元景應了聲,他不動聲色地看了眼成玉,而后方才離開了。</p>
<strong></strong>成玉會意,直接挽著南云的手落了座,讓她在自己身側坐了下來,回護的意思十分明顯。
在場的一眾人皆是世家女眷,聰敏得很,聞弦音而知雅意,平素里一個眼神就能明白許多,如今自然能看出來成玉公主是護著這位姜側妃
的。
故而不管心中究竟如何想,看不看得上南云的出身,面子上卻是誰都沒敢表露出來的。
這屋中熱鬧得很,有來祝壽的外客,也有本家與旁支的好幾位姑娘,湊在里屋給老夫人抄佛經、撿福豆,隔三差五地便有玩笑聲傳來。
南云安安靜靜地坐著,并不多言。
老夫人打發了這一批外客后,總算騰出些空來,她將茜茜攬在懷里,很是慈愛地問了許多,聽她背了首詩后,而后又開始問起成玉的事情來。
大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問起事情來都是絮絮叨叨的,成玉同她親近,倒也沒半點不耐,一句句答著。
老夫人問過近況后,轉而便又提起了孩子的事情。
大抵老人家牽掛著的就都是那些點事,一問起來,便止不住了。好心倒也的確是好心,只不過于對方就未必如此了。
“茜茜如今也有四歲了,”老夫人摸了摸茜茜的鬢發,向后倚在靠枕上,關切道,“也是時候再給她添個弟弟了……你那身子骨,不是說已經養回來了嗎怎么還遲遲不見動靜。”
南云一直是斂眉垂眼的,并沒摻和過半句,可老夫人問過這一句后,她卻見著成玉搭在膝上的手微微一顫,但隨即就又漫不經心地繞著團扇上的流蘇,仿佛方才只不過是她的錯覺一樣。
成玉若無其事地笑了聲“這種事情急不來。再者,我有茜茜這么個乖女兒就很滿意了,疼她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去再管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