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沒有偏頗哪方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
畢竟若是他為了清閑,躲著不聞不問,那必定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只有站出來將態度給表明了,方才能免去不少爭端。
蕭元景是個極孝敬的孩子,自小到大,賢妃就沒被他這般頂撞過,如今驟然聽了這么多,簡直氣得頭暈。
成玉在一旁從頭到尾地看了下來,原是想要勸的,可蕭元景的態度堅定得很,她壓根就沒能插上嘴。到后來,她卻是有所感觸,垂下眼來嘆了口氣,想起自家的破事來。
成玉嫁的夫婿,是個極好說話的,平素里對她倒也是言聽計從。但一旦她與婆母起了爭執,他卻是壓根拿不出什么態度來,只知道兩方哄和稀泥。
因著這個緣故,成玉也只能為了“大局”忍氣吞聲,無可奈何得很。
如今見著蕭元景這模樣,她難免唏噓。
成玉聽著賢妃的抱怨,小心翼翼道“我先前也覺著南云的出身配不上阿景,可如今想來,至少他們是兩情相悅。若真是換個嬌滴滴的世家閨秀來,當初阿景遇刺時,有幾個能舍身為他擋箭呢”
捫心自問,就連成玉自己都未必敢擔保,在生死關頭能毫不猶豫地為蕭元景擋箭。
畢竟她有夫婿有女兒,總是難免會有顧慮。
在成玉看來,南云肯舍身擋箭,這份心意就遠非旁人能及了。
“你也偏幫著她”賢妃難以置信道。
“母妃息怒,我并非是要幫著姜南云說話,只是就事論事。”成玉忍不住嘆了口氣,“您冷靜下來想想,阿景也并非是想要忤逆您,只是這件事上,南云的確沒做錯什么。若將來萬一將來是南云冒犯了您,我相信,阿景是絕對不會縱容不管的。”
以賢妃的心智,自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是惱羞成怒,壓根沒法冷靜下來好好想罷了。成玉耐著性子,又一點點地同她掰扯清楚,總算是將人給勸住了。
“阿景是個懂事的,這么些年來對您言聽計從,也沒招惹過什么事讓您費心周全。”成玉嘆道,“如今他好不容易有個喜歡的姑娘,眼看著連孩子都有了,不如就隨著他去吧”
賢妃沒立時松口,但也沒再像先前那般惱怒,垂下眼來沉默不語。
成玉覷著她這模樣,暗自松了口氣。
安撫完賢妃這邊,她又出宮去尋了蕭元景。
在賢妃面前時,成玉是想著先將人給穩下來,故而并沒提及皇上的意思,但心中卻始終記掛著。見著蕭元景后,她直截了當地開口道“母妃那邊我已經替你勸下來,但你得告訴我,今后是如何打算的”
皇上先前的意思是,若蕭元景肯俯首,循規蹈矩地娶個世家閨秀,那儲君之位就是他的了。可如今,蕭元景滿心滿眼都是南云,想必是不會答應的。
成玉低聲道“其實,你也可以先依著父皇的意思辦,等將來不還是由你說了算”
這的確是個法子,雖說缺德些,可卻能省去不少功夫。
蕭元景并沒應,他無奈地笑道“阿姐,你可還記得當年的情形父皇那時獨寵母妃,惹得皇后銜恨在心,太子更是記恨了我這么些年。在宮中時,說話做事都得百般小心,沒自在過幾日。”
蕭元景頓了頓,又道“打從那時起,我就打定了主意。若是喜歡哪個姑娘,必定會將她捧在手心里,金銀也好地位也罷,都要給她最好的。等到有了孩子,必定不讓他像我這些年一樣。”
這些年來的明槍暗箭,蕭元景并沒抱怨過半句,可卻的確是不易。
他不想讓南云與孩子重蹈覆轍。
成玉怔了許久,搖頭笑道“我明白了。可父皇那里”
“立儲之事上,要考慮的太多了,本事能耐、背后的家世、朝臣的意見父皇很清楚我與秦王之間,誰是那個更適合掌權的,并不會因著這么一件事就隨隨便便更改。”蕭元景早就思量清楚,故而并沒因此慌亂,“再者,哪怕父皇真想改主意,我也留有后手,你不必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