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三十二年深秋,霜露寒涼,冷風刺骨,慶和帝年邁體衰,耐不住京城內越來越干冷的氣候,便帶著滿朝文武,皇親貴胄前往京郊的溫泉行宮修養過冬。
出城后,老皇帝偶然間心血來潮,半路上悄悄離開了御駕,帶著一行護衛和近臣,輕車簡從去了風景優美的大皇恩寺游玩。
賞了美景,吃完素齋,回程下山的時候,微服出行的慶和帝在后山遇到了一位年輕公子。
短短幾句交談,年輕人給慶和帝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他瞧著這位叫做李寶的年輕人,怎么看,怎么都覺得他有些面善。
“相逢不如偶遇,李公子,既然咱們都要下山,不如結伴前行”
“老先生愿意和我多說說話,不嫌棄我年輕識淺,自然是我的榮幸,您請。”
兩人相談甚歡,慶和帝閱歷豐富,見識廣博,年輕人李寶文采斐然,兼之性情機敏灑脫,一席談話結束,兩人頗有些一見如故的架勢。
在路邊的亭子里面烹茶休息的時候,李寶伸手接過茶杯,不經意間,露出了腕間一塊暗紅色的月牙胎記。
慶和帝沒留意,但是,跟著皇帝一起出來的內監總管卻露出了震驚疑惑的表情。之后一路上,老總管一直在偷偷打量著這位年輕人的長相,越看,他越覺得自己猜對了。
晚上,慶和帝準備就寢前,這位一直服侍帝王的老總管猶豫再三,終于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猜疑。
“陛下,今天遇到的那位李公子,老奴瞧著十分面善。”
“朕也是這樣覺得,只是一時想不起來,李寶到底長得像朕的哪位故人。看他言談舉止,應該也是世家大族出身,說不定,朕還認識他家的長輩呢。”
慶和帝說完這話,臉上的笑容就收斂了幾分,他意識到身邊的這位心腹奴才一定是發現了什么,否則,也不會挑這個時候出聲,單獨和他講這些話。
“有什么話你盡管說,朕恕你無罪。”
“奴才瞧著,那位李公子和已故的聞太傅年輕的時候,有五六分相似,這個,還有二三分的模樣,像是、像是陛下。”
慶和帝翻書的動作猛地停了下來,他豁然抬頭,目光銳利地盯著內監總管“你確定”
“陛下,先前老奴也只是懷疑,若單單是容貌相似,萬不敢拿這種無憑無據的言語叨擾陛下。
但是,后來喝茶的時候,那位李公子的手腕上露出的紅色胎記,這當初大皇子的手腕上,也有一個相似的胎記。”
老總管說完這段話,就弓著身子不再出聲了,寢宮內極其安靜,只剩下慶和帝略顯急促的呼吸聲,半晌,老皇帝壓下內心的翻涌激動,聲音有些喑啞。
“立刻傳阮指揮使入內覲見。”
“是,奴才這就去辦。”
慶和三十二年的初冬,失蹤已久的嫡長皇子終于被找到了,朝野上下,震動非常。
綿延數里的帝王御駕再次啟程回京,這一次,簇擁在御駕前后的達官貴人們,誰也沒有出行前的輕松和自在了。關乎他們仕途前程,家族興衰的變數,真的出現了。
嫡長皇子平安回歸,有些大家心知肚明的謎團和陰謀,終于被攤開在了太陽底下。
有傳言說,季嚴凌之所以沒有早些出現,是因為他深受白相黨羽追殺迫害,幾次命懸一線,生死未卜,這些年,他不是不想念親人,而是有家歸不得。
風云瞬間變幻,今時不同于往日。
一個月后的大朝會上,已經確認了皇子身份的季嚴凌站在眾皇子之首。
錦衣華服不掩松竹清雋之姿,他笑容溫雅,文質彬彬,舉手投足間又貴氣天成,雍容有度,讓人不敢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