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腦子堆滿了各種假設和疑問,那場海難前后的各種細節,在他的心中飛快閃過。
“真的這么巧,一場暴風雨就掀翻了整支船隊”
陷在回憶中的李銘露出一個冷笑“怎么可能,出事時,整艘船上竟然連個呼救的人都沒有,肯定是有人提前動了手腳呵,想要我的命,我就看看,是哪方動的手。”
一夜過去,昏迷中的平寧公主氣息穩定,面色開始好轉,但是依舊沒有清醒。
三皇子早起散步,巧遇文家祖孫三代,略微談了談,話題不知怎么就引到了朝政時局上。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偏遠的小漁村里,竟然藏著學問見識都非常高明的飽學之士。
“文兄真是好才華,恕李某孤陋寡聞,之前竟然沒有聽說過文家各位賢達之士的美名,真是平生一大遺憾”
“當不得賢達之士的贊譽,李兄過獎了。”
文家最小的一輩男丁,也就是文慧娘的兄長文厚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拿著先賢的教導給自己撐門面罷了,更何況,我一直窩在萬福村,不曾和外面的有識之士接觸交流,說出的觀點,實在是有坐井觀天之嫌。”
李銘重視人才,確實是禮賢下士的龍子鳳孫,猛然間發現了一個博學多才的隱士家族,怎么能不打探個明白。
“恕李某魯莽,想請教文兄一個問題。”
“李兄請講。”
“我聽文兄言談,不像是無心家國天下的閑云野鶴之人,怎么不曾出仕做官,聞達天下,造福一方百姓
卻甘心守在這個小小的萬福村,教幾個垂髫幼童讀書識字,這不是屈才嗎”
聽到李銘的提問,文厚載的臉上露出掙扎遲疑的表情,半晌,他苦澀一笑。
“李兄,大丈夫存活一世,讀書明理,遵從先賢教誨,如何不想一展所長,有所作為
但是,哎,家訓如此,所以,我文家人雖然代代讀書習字,關注天下民生,七國風云,但卻不得不困守于此啊。”
“文兄家訓是”李銘疑惑皺眉。
“哈哈哈,不談這些往事了。”
文厚載顯然不想多談自家的事情,他笑呵呵地打斷李銘的詢問,說起另一件事
“李兄,你和李小姐飄零流落至此,之前雖然受了一番大折磨,但不能不說是幸運至極,大難不死啊。
只是不知,李兄是否有聯系家人的打算你們所在的船隊這一出事,噩耗早晚會傳回家鄉,到時候,豈不是讓親人擔憂悲痛
若是李兄想要寄封平安信,我今日正好要去鎮里一趟,可以幫李兄捎帶家書。”
李銘文質彬彬地抱拳行禮“多謝文兄,李某正有這個打算。”
早飯過后,已經給屬下傳遞完消息的三皇子李銘按了按酸脹的額頭,然后起身去看望皇妹平寧公主。
在病房內,他遇到了同來探望平寧的救命恩人文慧娘。
三皇子鄭重地向文慧娘道謝,兩人又交談了幾句,等到文慧娘轉身離開,三皇子若有所思地望著她遠去的背影,略微沉吟了片刻。
這文慧娘言辭溫雅,舉止落落大方,在小漁村的一眾漁女中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讓人矚目,便是與都城的那些名門千金們相比,她的言談風貌也不落下風。
這本是不平常的表現,然而,想到她父兄的才華學識,李銘又覺得,文慧娘這種與眾不同,是理所當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