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很喜歡說一句話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謬論。如果對方不喜歡你,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
木蘭歌曾經喜歡過一個男生,從初二到高一,恰好三年,不長也不短的時間。那個男生性格靦腆,也不太會和女生相處,但是性格溫柔,做事細心,非常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蘭歌喜歡他,喜歡了整整三年,而這件事除了她自己,沒有任何人知道,包括那個男生。
大家都說喜歡這種事是藏不住的,捂住了嘴巴,也會從眼睛里露出來,但是蘭歌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句話也是一個謬論。高中畢業后,她得知那個男生已經舉家移民到了國外,蘭歌以一個還算不錯的成績去到了外地某所211讀大學,之后,就在某次的宿舍夜談中,她主動向舍友們坦白了自己的這段經歷。
因為她早就放下了,也確認自己不再喜歡了,不喜歡了,所以能夠說得出口,所以不會努力去掩藏,深怕被別人知曉。
“蘭歌,我真的佩服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舍友們都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也是,學生時代的感情本來就是沖動又青澀的,同學們對于這種事好像天生就帶著一種極其敏銳的觀察力,當事人也大多都壓抑不住自己對一個人的好感,偏偏木蘭歌做到了,她以那樣一種自然又平靜的姿態跟自己喜歡的男生相處了兩年,她的朋友,同學,甚至是那個男生本人,居然都一點沒有察覺到,甚至完全不會有人往那個方面去想。
“蘭歌,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啊”
怎么想的呢木蘭歌笑了笑,其實她什么都沒想,只是在觀察,觀察那個男生對自己的態度,觀察他和自己日常的交流與相處,然后,蘭歌知道了,對方應該不喜歡自己,就算她挑明了自己的心意,最后的成功率也比較低。
既然如此,不如就當做什么都沒發生,做普通朋友就好了,是的,僅僅是普通朋友,他們之間連好朋友都算不上。
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后來,蘭歌一路讀到重點高中,重本大學,身邊也并不是沒有對她表達過好感的男生,但是他們不說,蘭歌就絕對不會自作多情,哪怕在周圍人看來某個人對她的態度已經足夠曖昧,做出的暗示也已經足夠明顯,蘭歌也絕不會多想,更不會有什么過多的反應或行動。
她傾向于選擇最保險最安全也最能讓自己放心的那條路,所以,哪怕后來也有男生向她表白過,蘭歌都會禮貌的拒絕,在感情這方面,蘭歌從不會多想,而在某些方面,她又考慮的太多。
她討厭風險,也拒絕不確定,她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一直都在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安全感。
“如果不是為了女兒,我早就和你離婚了”
“少拿孩子當借口,你對蘭歌的關心有我對她的多嗎”
不要拿孩子當借口,木蘭歌一直覺得母親說過的這句話非常正確,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在重復走著相似的路,讀書,然后工作,然后結婚生子,等到孩子長大了,就繼續看著他去走自己早就走過的路。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蘭歌也逐漸明白了很多小時候不懂的道理,她的父母并不是薄情寡義的人,哪怕離婚后各自重組了家庭,也還是會抽空回老家看望蘭歌,每個月的生活費還有她上學需要的學費住宿費等等一切開支,父母也從來沒有推脫過,甚至,一直都在盡可能的給她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