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我隔壁的房間,那里有充電的位置。”
謝辭安置好謝漪,就回到了自已的房間。
連續三個月,他都待在研究室,許久沒有睡一個好覺。
現在研究完成,他后面還要開始訓練謝漪的程序,一個好的休息睡眠還是很重要的。
謝辭在手腕上點了兩下,房間里釋放出有助睡眠的霧狀氣體。
很快,他閉上雙眼,進入深度睡眠。
——
翌日。
謝辭用過早餐,坐在沙發上,認真聽著謝漪搜集資料做的“戀愛”計劃。
“教授,根據檢索到的資料顯示,戀愛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初期,互相試探想要靠近;
前期,感情逐漸濃厚,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中期,磨合缺點,產生矛盾并發生爭執;
后期,和諧穩定。”
謝辭一邊聽謝漪介紹,一邊點頭。
他沒談過戀愛,聽謝漪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其中竟然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
現在市面上的陪伴型仿生機器人,發揮作用都是直接在芯片上設定身份,然后就根據設定身份的行為模式說話做事。
比如,謝漪的芯片里設定的是謝辭的女友,激活之后,就直接抱著謝辭的手臂親昵撒嬌。
如果按照謝漪剛剛介紹的戀愛階段,就相當于才將“人”帶回家,直接就進入熱戀期的狀態,這過于突兀,少了真實的感覺。
再者,人的感情復雜多變,智能機器人行為模式不隨與主人的相處時間進行更新,持續處于同一種狀態中,很難使人將機器人當做真正的同類。
對于這兩個問題,謝辭有辦法解決。
謝漪有自覺學習的意識,只要帶她身處相應的環境中,貼近現實,她就能不斷學習并在實踐中收錄信息。
這樣,在之后,她就能根據環境信息,及時調整并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如同一個真正的人類。
謝辭一開始就并沒有想著研究出來的機器人能夠真正擁有人類的感情。
機器人不會擁有感情,但它能在研究后表現出來,能以假亂真,不就完成了所需要的功能。
“謝漪,從現在到三個月后,這期間,你的設定便是我的女友,此指令在三個月里不允許更改。”
“我會帶你學習實踐情侶間的相處模式,你需要將其記錄于芯片上并學習不同的反應模式……”
謝辭向謝漪確認應該執行的命令。
“指令輸入中——”
謝漪閉上雙眸,整理輸入謝辭的指令。
等她再次睜開眼時,目光中帶上了一絲羞怯。
“謝辭,我的……男朋友,以后請多多指教。”
對于“初次戀愛”的謝漪來說,這話有些大膽。
所以,說完之后,她緊張地撥弄了下遮住視線的發絲,臉頰泛紅,頭深深地低了下去。
謝漪是第一批陪伴型仿生機器人,后來又被謝辭重點改造了許久,全身上下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
從外表上來看,她與普通人類幾乎沒有差別。
現在含羞低頭的模樣,更是完美展現了一個剛剛戀愛的女人的樣子,害羞、拘謹、局促又緊張……
一時間,謝辭都被迷惑住恍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