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轉念一想,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沒有經歷過,還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夠忍受得來。
如今這般境地,他只希望自己可以早早的取得功名,離開燕縣,離開這個讓他尷尬不已的家,最好可以一并把姨娘也帶走。
魏時并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姨娘,說不如做,日子還久著呢。
魏時沒找同窗,直接找了自個兒的先生,出伙食費吃飯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他不是口味多挑剔的人,也不會占旁人便宜。
何秀才沒多考慮,一口就應下了,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兒,對于得意弟子,能幫的話,他自然是很樂意幫一把的。
平心而論,魏時的生活過得不算差,學堂中有家境不好的同窗,平日里還需要抄書賺錢,甚至家里困難的時候,連中午的飯錢都交不上,只能從家里帶飯。
魏時雖說碰上的事兒糟心了點兒,但是從來都沒有餓過肚子,之前晚膳油水不夠,如今父親給了銀錢之后,在先生這兒,晚膳吃的挺好,請教學問也方便。
不得不說,不管是在哪個時代,銀子真的是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不過,魏時能攢下來的銀子并不多,他的月例只有一兩,這一部分是可以省下來的,至于父親給他的銀兩,算是專款專用吧,吃的喝的都從里邊出,時不時他也會買些零食回去給姨娘,不過大家都進了父親的肚子里。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佩服姨娘十年如一日的身材管理了,真的是一點兒發胖的跡象都沒有。
以前他還沒注意,天氣漸暖之后,才發現姨娘真的是很喜歡穿淺色束腰的裙子,小腹平坦,腰肢纖細,外人應該很難想象,姨娘已經有一個他這么大的兒子了。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很快大半年就過去了,再過幾日,魏蓉就要出嫁了。
魏蓉是魏家的嫡長女,比魏時大了五歲,她的親事不是魏仁和夫人李氏相看的,而是魏家大房,也就是魏蓉和魏時的大伯,魏仁嫡親的兄長,柳州城的知州魏成做主定下來的婚事。
男方是柳州城從七品判官的長子,跟魏蓉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了,而且未來公公又在大伯手底下任職,嫁過去也不會受欺負。
只是燕縣和柳州成距離實在是遠了些,坐馬車過去的話,少說也得要天才行。
魏仁到底是知縣,不能夠離開燕縣太久,尤其不是因為公事,而是兒女之事的情況下。
再說了送嫁從來都只有娘家兄弟,哪有父親送嫁的。
魏達雖是嫡子,可如今不過是個還在吃奶的娃娃罷了,不能夠去送親。
能去給魏蓉送親的人,只有魏時一個。
但問題是魏時已經在準備明年二月份的縣試了,年前就得回到原籍,如今距離過年也就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如果去送嫁的話,一來一回的,魏時連休整的時間都沒有,就得立刻啟程去原籍。
更別說,中間得有半個多月的功夫,是沒法靜下心來復習功課的。
不過眼下如果他不去送嫁,府上還真沒有合適的人了。
自打魏達出生以后,魏時基本上就不去正院了,幾乎見不到母親,連同這個姐姐,哪怕在同一個府里頭住著,也碰不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