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其他小說 > 庶長子 > 第 119 章

          第 119 章(3 / 6)

          放到七年前,他大概自己都不會相信自己會教養出來這么好的孩子。

          魏時想要告訴兒子的是責任和擔當,作為家里的小男子漢,哪怕年紀小,也要做最堅強勇敢的那個人才行。

          老師和師伯那里,幾位關系親近的友人那里,在臨行之前,也都已經告別過了,大伯、堂兄和父親那里也都已經寫過信了,雖然還沒有收到他們的回信,可這該交代的事情都已經交代了。

          帶著對親人的不舍,對未來的憧憬和擔憂,飲過圣上親自敬的酒之后,魏時終于上了船,踏上遠航的路。

          第一次遠航,魏時并沒有想走得太遠,路線規劃他也有參與,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是由他主導的,正是因為插手的地方太多太細,所以第一次遠航才會由他來做這個領頭人。

          文科生的優勢在這里就很明顯了,學過鄭和下西洋的人,完全可以參照這位古人曾經的路線來,雖然歷史已經發生了轉變,大靖朝跟明朝造船技術和水平也不相同,但是前人走過的路,最起碼應該是已經規避了風險,并且試驗過已經能夠走通的路了。

          像是跟大靖朝國土連接著的安南國,還有安南國西邊兒的幾個國家,這倒沒必要過去探訪,畢竟在陸地上就可以抵達,但是在遇到惡劣天氣的時候,是可以過去停靠的。

          魏時帶領的航隊,還在更往西的地方,在黃頭發藍眼睛的人那里。

          至于有著玉米、辣椒、地瓜的‘新大陸’,在航海技術沒有趨于成熟之前,魏時還不敢打那邊的主意,畢竟風險太大了,他可是一個相當惜命的人。

          第一次遠航雖說是在海上走,但基本上是沿著大路邊緣在走的,風險要小很多。

          作為領頭人,魏時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光是要協調安排這一萬多人,每一次登陸到一個新的國家和地方,也是由他領著戶部的幾個官員跟當地建立關系。

          當然不是什么盟國契約之類的關系,只是友好往來罷了,大靖朝可以采買當地有特色的植物和工藝品,同樣也可以把從家鄉帶過來的稀罕物販賣到當地去。

          無論是瓷器、絲綢,還是魏時帶過去的發條玩具,在各個地方都頗受歡迎,反倒是茶葉,有能夠接受的國家,但更多的對此并不來感。

          大靖朝第一次出海航行歷時十二個月零八天,除了已經探尋到的航道和跟各個地方建立了友好通商的關系之外,還帶回來了大批量的金銀,以及大靖朝沒有的植物和工藝品。

          之前帶過去的貨物,包括茶葉在內都已經全部賣出去了,而且換回來了大批量的金銀。

          價格都是魏時親自定的,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他親自跟當地的官員和商人談的,價格幾經浮動,最后才確定下來。

          隨行的幾個官員一開始是真有些不習慣,瞧起來文質彬彬的魏大人,就算坊間傳聞其頗為功利,可也沒想到能‘功利’到這種程度,跟外族人談價格的時候,那真就跟奸商沒什么區別。

          在大靖朝五六兩銀子就能買一匹的綢布,魏大人硬是能換回來四五十兩的金子。

          金銀的兌換比例一直是十三點多,這也就相當于,幾乎是把原本的東西賣出了百十倍的價格。

          大靖朝的奸商都不帶這么玩兒的,準確的說是玩不了這么大的。

          魏大人的形象在這次出海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打碎了重聚。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位只有二十四歲的年輕人,的確是他們這一萬兩千五百多人的主心骨,在廣袤無邊的大海上,在外族人的領土上,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感,也能夠指引方向。

          這一趟出去收獲是夠大的了,但人也是夠受罪的,從大靖朝帶過去的食材早就已經吃得七七八八了。

          糧食還有一些,但是像瓜果蔬菜這些不易存放的東西早就沒了,只能是從外族人那里采買一些,運氣好的,湊合著能吃,運氣不好,那就只能吃白米飯就蒸魚了。

          一年的時間里,魏時吃的最多的就是魚了,海里的魚跟江河湖泊里的魚還是不一樣的,廚子們做魚的技術絕對是那種不斷提高和進步的,很多魚一開始根本就做不出好的味道來,做得次數多了,嘗試的花樣多了,才慢慢積累出經驗來。

          最新小說: 瘋了吧!神話天賦你管他叫反派? 劍出華山 帶著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閑的都市怪談生活 穿成四福晉后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無為(科舉)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戰:從亮劍開始的批發帝國 三角洲行動:拐一只麥小鼠回家 讓你當書童,你替少爺科舉中狀元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