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遠的出名,是從一首詩開始的。
六歲的時候,一首《詠蘭》,便讓魏遠獲得了‘神童’的稱號。
到了七歲,《十五月圓夜》再一次讓魏遠名聲大振。
普通人的六七歲,不過是背詩罷了,屬于魏遠的六七歲,卻是已經開啟了他在詩壇上的征程。
從狀元郎之子到航海伯之子,再到首輔之子。
不得不說,魏遠一直都站在父親的肩頭,即便是什么都不做,那也是能夠錦繡榮華一生的。
可這樣一個看似生活在富貴窩里的人,卻有著悲天憫人的心懷,有著著眼天下的氣度,失憶才能夠寫出那么多波瀾壯闊的詩篇來。
有的是歌頌大好山河,有的卻是記錄人間疾苦,還有一些單純用來抒情的詩作。
跟歷史上大多數的詩人比起來,魏遠的一生太過平淡,出生在富貴窩里,從小到大也沒受過什么曲折,父親仕途平坦,父母感情恩愛,一輩子就他這么一個兒子,考科舉也不是屢試不中的命,而是平平坦坦,從未落過榜,而且還是以狀元郎的身份走入仕途的。
仕途之路就更是平坦了,得益于有一個好父親,官場上沒幾個人給他下絆子,而且在靖莊帝跟前,他是親近的子侄,到了靖康帝那里,他是從小就認識的友人,跟頂頭上司的關系這般好,就算是有人為難,那也是不用怯的。
不過跟航海伯比起來,魏遠的仕途就沒有那么多波瀾壯闊了,他在詩壇里是一顆不能夠被人忽略的明珠,但是在仕途當中,只能算是一個有好運加成的普通官員罷了。
從二十三歲入仕途,到五十九歲致仕,從正六品編撰,到正三品禮部左侍郎,仕途路之路說不上有多精彩,但是跟大多數詩人起起伏伏的官場之路比起來,這絕對是順利而平坦的。
由此可見,一輩子都在富貴窩里的魏遠,真的跟歷史上那些同樣有名的詩人們不一樣,這一生太過平順了。
而且這位詩人的愛情,也跟大多數的詩人不一樣。
從古至今,多少詩人曾經寫下膾炙人口的愛情詩篇,其感情多是凄美的,有為青梅竹馬所作,有為在身旁紅袖添香的妻子所作,有為嬌美的妾室所作,也有為故去的亡妻作詩的,還有為討未婚女子歡心所作的詩。
只看詩的話,其中的深情不知道能打動多少后世女子,可是真翻起這位詩人的生平,就會發現,深情是真,多情也是真。
深愛的妻子亡故,無論內心多么的悲痛,也總歸是不妨礙續娶的,甚至在妻子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美妾,深情也不耽誤作樂。
為了討人歡心,故而寫下流傳千年的佳作,有的詩人甚至還手握好幾篇這樣的佳作,細細研究才發現,這并不是為一個人寫的。
好吧,拋開背景談三觀,從來都是耍流.氓,后世之人也不能對詩人如此之苛刻。
不過在眾多詩人當中,魏遠的愛情應當屬于比較純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