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來談收購的。”樓清焰說。
戴康時瞪了瞪眼,也是鬧不明白,好好一場合作,怎么就能整得跟綁架似的。
樓清焰反倒笑了,換了個姿勢,從椅子一邊歪到另一邊,仍是翹著二郎腿。
“戴教授,收購就只是收購,只是買賣而已,任何時候我開的價碼都能比別人高,我不信會買不到這家研究院,所以有談的必要嗎”
“我想找您談談,夢想。”
戴教授“”
他真是服了,也不氣了,這人純粹就是個中二神經病,老老實實聽對方把話說完,然后該交易趕緊交易,完事兒拉倒。
豈料,樓清焰卻不繼續說了。
他啪啪敲了兩下電腦,把一個t文件投放到大屏幕上。
一套人造神經系統的構想和相關臨床研究設計
這個名字一出來,眾人就紛紛皺起眉頭。
人造神經是醫學界一直都有的命題,更廣泛的說法叫做“神經假體”,它是神經工程學的核心構想。人工耳蝸就是這個領域最成熟的成果。
神經假體多種多樣,現在最流行的一種概念模型,由一個侵入式腦機接口和一個行動模塊組成。腦機接口植入大腦,識別神經元活動,翻譯人腦指令。行動模塊將指令編譯成機器代碼,操控機械裝置;或者編譯成神經電信號,用來模擬感覺和運動。
這項技術倒也實現了,僅僅做到讓機械臂伸縮的程度,還很不成熟。
事實上,神經工程學是近兩年才興起的交叉學科,本身就很不成熟,神經假體更是如此。
至于所謂“人造神經系統”,太前沿了,太高端了,也太困難了。實在是一個極其自大、極其好高騖遠的說法。
樓清焰說“戴教授,諸位,先別忙著笑,我們先看看這份論文的內容。”
他說著,從牛皮紙袋里抽出好幾份論文,分發下去。鑒于論文是厚厚一本,一時半會兒肯定看不完,他早就把內容整理到了t上。
之后的一刻鐘,會議室里只有樓清焰講解t的聲音,其余的人從詫異到震驚到瞠目結舌,全體陷入沉默。
t講完,這沉默依然凝滯著,久久不去。
樓清焰講得口干舌燥,發現桌上連瓶水都沒有,于是滑開椅子,去飲水機邊找了個紙杯接水。
“吱溜”,“擦擦”,“咕嘟咕嘟咕嘟”,
室內只有他滑椅子、拆紙杯、接水的聲音。
“咕咚咚,哈。”
等他一大杯水喝完,戴教授才終于開口。
“不知,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封面上寫著呀,教授,您糊涂啦。”
戴教授苦笑一聲,“我這,我是,聽呆了許佳輝竟是她的論文”
其余人也都一愣,紛紛翻到論文封面。
“原來是這位老師,怪不得這么驚世駭俗,呃,這么有建設性。”
“是不是三十八歲就評上院士的那位老師聽說她剛評上院士就,英年早逝了。這是她沒發表過的論文這萬一要是發表了可真是”
“沒想到許老師對神經工程也這么有研究,這個想法也太天才了。”
戴教授翻來覆去地擺弄著那沓厚厚的紙,“小樓總,我問個問題別介意。這篇論文,怎么會在你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