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康時覺得非常可笑。
樓清焰描述的前兩種虛擬現實,尚有實現的可能,而意識場是什么
就是兩個大字荒、謬。
他明白一切道理,也早就承認意識場論是不切實際的,可是為什么,聽完這個年輕人的描述,他的心臟就像剛陷入熱戀的小伙那樣,撲騰撲騰地造起反來
“你相信意識場論”他一再追問。
“我相信真理。”樓清焰語焉不詳。
戴康時提出的意識場基礎猜想,存在許多謬誤,但有一點不可否認意識場,真實存在著。
為什么這么篤定
因為樓清焰是從星際時代穿越回來的人。
一個已經測定出意識場基本屬性的時代。
大年三十,一覺睡過去,發現自己變成了星際社會的一介小兵。在宇宙戰場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混到退役,又突然回到了地球。
醒來時正是初一上午,這一年的北京城年味兒很足,到處張燈結彩,他目不錯珠地看著,沉浸在巨大的驚喜中,還以為只是做了場漫長的夢。
但夢與現實的區別就在于,做夢醒來后,人會很快恢復記憶,找回從前那個自己。
他,卻被這場夢永遠地改變了。模模糊糊的是地球生涯,無比清晰的是戰爭、智械構成、量子算法、墨爾菲斯雙定律
當得知父親出車禍住院,很有可能癱瘓時,他一下子就意識到地球上沒有治療癱瘓的辦法,但他有,在這個時代,只有他能救他父親。
之后,便抓緊時間,賣掉資產籌措經費,在母親研究的基礎上寫出人造神經論文,來到妙峰山,忽悠戴康時和他的團隊。
成立這個項目,最初真的是為了父親的病。只不過現在沒有必要了。
然而合作已經談好,實驗室設備也買下了,甚至十年的經費已經備齊,既然如此,項目也不必停止。人造神經的應用訴求不止治療癱瘓,他很清楚,這個項目的意義,遠遠超過人們所看到的。
所以才有了今晚這番談話。
基于意識場論的次世代vr概念,會讓戴康時對項目方向有一個新的定義,把他徹底綁在這艘船上。
樓清焰當然沒有欺騙戴教授,他相信意識場論。可是,他沒告訴戴教授那個殘酷的事實以地球的基礎科學水平,終他一生,也摸不到意識場的半根毛。
即使在星際社會,意識場在實驗室的測定,也才只有三四百年。有意思的是,它剛一測定出來,就挑戰了宇宙公認的物理學鐵律它明明處處都符合場的性質,卻不符合大統一場方程。
由此引發了人們的種種質疑場,究竟是怎樣的概念會不會從前對它的表述,全是錯誤的、有局限性的
正如十七世紀以來,地球科學家對波和粒子的質疑一樣。
也是因為意識場不符合大統一場方程,許多計算無法展開,它在應用領域進展緩慢。最終,意識場應用最廣的一個領域,竟然是虛擬現實。
搭配量子通訊技術,宇宙人假設了龐大的虛擬網絡,它是如此震人心魄,鋪滿星空,深入到每一個星球的邊邊角角那種堪稱輝煌燦爛的文明盛景,地球人是注定看不到了。
除非這時候突然出現一個天才科學家,先革新數學工具,再發現大統一場方程,測定出場的基本性質,同時還要在納米科學上做出突破,延長全體人類的壽命。這樣,戴教授有生之年,說不定能摸到意識場真理的一點邊邊。
這個概率太美麗,樓清焰不敢想。
話題扯遠了。
他對戴教授說“突然想起一件事,還望教授您能答應我。”
“什么”
“工商那邊的企業信息登記,暫時先別去辦。”
戴康時驚訝道“你說什么你知道這要罰款的嗎”
樓清焰笑道“教授,就幫幫我吧。”
戴康時“哼。我可沒答應你啊,我是太忙,忙忘了。”
老人家一扭頭,走了。
當晚,京杭大運河河畔別墅區。
樓清焰將車停進車庫中,看到院子里的景象,腳步一頓。
亮著燈,有人在家。
這套房子平常只有他一個人住,他愛熱鬧繁華,也愛住在北京。樓大元過年才會回來,其他時間要么住酒店,要么住澳洲的莊園,總之肯定不和四九城根兒的大霧挨邊兒。并且,他對這套河畔別墅異常嫌棄,認為千篇一律,不能象征身份。
進門后,果然見到樓大元坐在沙發上。
他對面還有一個年輕人,本來正在倒茶,見門開了,便站起來,似笑非笑地看著樓清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