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很熟悉。
bug動畫憑借它強大的黑科技、令人興奮的用途和沸沸揚揚的爭議,早就已經火遍全球。尤其在動畫領域,儼然成為一款不可或缺的專業工具。
特效師們需要用到它的自動建模功能。杰瑞開著動捕工作室,他發現這款軟件可以很好地測試動捕數據。湯姆本身就對動畫感興趣,自然不會錯過它。
他們都不知道,樓清焰為什么會突然提到bug動畫。
樓清焰演示了bug動畫的幾個功能,然后說,“這款軟件的功能很強大,尤其是建模功能,可以大大縮短動畫建模的前期工作。”
“除此之外,你們有沒有想過,它能給動畫制作的整個流程,帶來什么根本性的改變”
“根本性改變”大家都迷惑了。
樓清焰一敲鍵盤,大屏幕上呈現出五個大字流水線動畫。
眾所周知,流水線是一種工業上提高效率的方式。把一個產品拆分成不同部件,各個部件的工作同時開展,最后拿到流水線上統一裝配。
動畫制作顯然不能采用這樣的方式,必須得按部就班一點點來。
先畫出分鏡,做概念設計,再基于設計建模,模型完成才能制作動畫。動畫還分綁骨、關鍵幀、中間幀、微調等等一系列。動畫完成后,跟著調整材質、光照、相機、特效,最后才是渲染和后期。
這是一套環環相扣的順序流程,必須先有概念設計才能有模型,先有模型才能有動畫,先有動畫才能有相機設置。
“但是,在流水線上,一切都不一樣了。”樓清焰說。
“時間的界限被打破了。所有工作不再拘泥于僵硬的時間順序,可以同時開展。”
“設計和建模可以同時進行,因為建模變得過于簡單了。只需要幾張原畫,就能瞬間生成模型。設計師甚至能做到根據模型來修改畫稿。”
“在概念設計未完成之前,模型師就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粗模,包括了動畫中的整個世界和所有角色。導演和分鏡師將對動畫內容更有實感,他們可以直接在場景里擺出角色動作,用軟件渲染出而不是畫出分鏡。”
“建模和動畫可以同時進行,因為ai能夠讀取動作數據替換到其他模型上。動畫工作直接跳過了模型階段,動畫師的目標不再是一幀一幀地調整模型,而是想方設法建立各種動作數據。”
“前期和后續工作也可以同時進行,比如機位的調整。在分鏡階段,只要有一套完整的粗模,導演就可以提前把相機參數設定出來,提前鋪設鏡頭語言。”
“這就像一臺流水線工廠,每個單位都在同時工作,有的輸出模型數據,有的輸出動作數據,有的輸出特效數據,它們最終在流水線上統一裝配,成為一部動畫。”
“順序過程變成了并行過程,動畫的出品從一點點制作變成了流水線合成,再加上ai系統帶來的各種便利,動畫制作的效率可以像火箭一樣提高。”
“這就是流水線動畫的第一部分。”
“什么”會議室里的人已經聽呆了,聞言不可思議道,“這還沒完”
“等一下,”杰瑞理智地打斷道,“想法挺好的,但為什么要在這里說起呢目前來看它沒有實現的可能,bug動畫的功能遠遠達不到要求。”
樓清焰笑了,“朋友,來看看這個。”
他打開了自動建模插件的deo。
謝晉小組效率超高,從特效插件立項到現在兩個月,他們已經給出了自動建模、動作數據捕捉、智能材質、智能光照四個模塊的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