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制片fire
不光制片,編劇里有他,藝術總監里也有他。
人們議論紛紛,遲遲無法確定,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大家都認識的那個fire。
樓清焰沒有用fire的身份為電影做宣傳,因為那個時候電影已經回本了,他想看看如果不借助任何外力,這種流水線動畫究竟有多大利潤空間。
收購特效工作室的時候,他沒有對員工公布自己就是fire,打算一瞞到底。
直到開始制作片尾,賈森來問怎么署名,他突然發現,雖然不用fire給電影宣傳,卻需要用電影給fire宣傳。“fire出品”這種口號,本質上不是用品牌推廣產品,而是用產品成就品牌。
所以演職員表里最終打上了fire的名字,他的身份也在深空凝視小范圍曝光了,幸好有保密協議,大家再震驚也只能憋在心里。
樓清焰身份捂得并不嚴實,他也沒特別注意過,當初之所以披馬甲,只是因為真身太能招麻煩。
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他的身份也就越來越瞞不住,雖然不至于在外界曝光,肯定會在一個小圈子里人盡皆知。
比如,當下的好萊塢,那些想知道“此fire是不是彼fire”的人,就紛紛找上深空凝視,找上了賈森。
賈森堅強地扛住了,然后就收到了“老板跑路,人已在北京落地”的消息。
賈森“……”
明明很盼望老板交權給他,但這種莫名其妙的坑爹感是怎么回事……
此時,各大社交媒體上早就掀起一場大討論,關于《環宙航行》為何毫無制作消息,為何演職員表那么短,為何出現了fire的名字……
三大詭異之處結合在一起,再聯想到bug動畫的功能,一個猜測浮出水面《環宙航行》的制作很可能運用了類似于bug動畫的黑科技,所以大大提高了效率,縮減了成本。
打聽不到消息,是因為這部作品確實沒有外包,是一個小團隊自己做起來的。
演職員表那么短,是因為真的只有那么點人參與。
為何出現fire就不用說了,fire這家伙又不聲不響搞了件大事。再這樣下去,大事都被他搞死了。
業內人士掐指一算,驚駭地發現,如果以上就是真相,那么《環宙航行》這部電影的成本,可能會低到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
“一千萬美金?這樣的話就是二十倍回報率,這可是一部動畫電影,而且只算了北美票房啊,真是太恐怖了。”
“我認為會比一千萬低一些,五百到八百萬吧。從staff上看,這部電影的人工費可能也就幾十萬……取決于它的制作周期。fire的軟件會讓制作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制作費也不會高。我認為成本主要出在硬件方面,這么震撼的視覺效果,不知道渲染用了多少臺硬件。”
“上帝啊……你們一定不敢相信,這家出品公司,三個月前才剛做完我手底下一個外包……”
“???伙計,你在說什么?這怎么可能???”
“我查到記錄了!這家公司三個月前才剛被daydrea收購!”
“環航的回報率能超過鬼影實錄嗎?”
“后者有一萬倍!你在開什么玩笑!這可是一部動畫電影!我猜測成本有三百萬美金吧,不能更低了,絕對不能更低了。”
樓清焰回國后沒幾天,《環宙航行》在內地上映了,這次的宣發就特別到位,廣告打得很足。
大概因為fire是中國人,國內觀眾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情。所有人都清楚大陸票倉具有多么恐怖的潛力,《環宙航行》勢不可擋,依舊在創造著它的神話。
樓清焰坐收五個億,已經非常滿足。他沒再關注《環航》接下來的吸金之旅,帶著他的小錢錢,一腳踏入了國產動畫市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