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龍奶奶教她,得先把水煮開,放入面條后再煮開,讓它滾兩分鐘后,撈起面條來倒掉水,然后再次加入干凈的水,把水煮開后,再次放下面條時才加調料。
她當時還覺得自己很有天分,第一次煮就煮得挺好吃的。她那會兒加了雞精、腐乳,又打了兩個雞蛋進去,反正她自個兒覺得味道不錯。她還感慨,自己煮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吃起來特別香。
可她也就煮過那么一次,后來上了初中,學習越來越緊張了,生活也越來越便利了。就算龍爺爺和龍奶奶,沒時間幫她煮飯,她也不會再自己煮東西吃。
因為只需要一個電話打出去就成,什么美團外賣、什么餓了么,電話打出去后,過不了十分鐘,好吃的東西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為了趕時間,她今天特意把那頭長發,只編成一個大辮子。如今她微微彎著腰在攪面條,長辮子便從她肩膀跑到前面去,碰到了灶臺上面。
任達兵看到后,急忙上前兩步,幫她把辮子又放到后面。農小妹對他甜甜地笑了笑,“謝謝兵哥哥,面條快煮好了,你餓了嗎?”
“不餓,我看著你煮就不會覺得餓,真想就這樣一直看著你煮,從來不需要離開。”反正現在家里沒別人,任達兵干脆從身后攬住她的腰,幽幽地對她說道。
聽到老公這樣說,農小妹心里也有點失落,但想到只有三個多月,便又要到過年了,她又顯得比較高興,“沒事,你很快又會回來的。”
后來他出事后,她想起曾經說過的這句話時,一直后悔,一直心疼。覺得正是她說錯了話,所以他才會出了那樣的事,只三個月后,便不得不復員回到了家鄉。
他們兩人這一別,她又怎能預料到,她的生活自此會一別兩重天呢?誰也無法料到,明天會發生什么事,即便她是來自未來的人,她也并沒有什么先見之明。
面條煮好了,農小妹先夾了一些到碗里,想先嘗嘗味道。她覺得她煮的跟農母那天煮的,并沒什么差別。同樣都是清水煮出來的,同樣都是有點油味和鹽味。
她也知道在這個年代,買點油鹽都缺錢,并沒敢多放油和鹽,剛好不咸不淡的,正適合她自己的口味。
她讓任達兵松開還攬住她纖腰的雙手,又去拿了另外一個碗,替他裝滿面條后遞給他,“來,面條可以吃了。”
這碗面條也裝得很滿,就像他那天去她家送聘禮時,她給他裝的那樣,堆成一個小山。
任達兵想起那天的情景,心里也是甜絲絲的,但他卻對她笑道“我不要這個碗,我要你剛才吃過那個碗。”
“額?為什么?這兩個碗有區別嗎?它們是一樣大的呀。”農小妹一時沒反應過來,扭頭問道。
“明知故問,當然是你用過那個碗裝的面條,會甜一點了。”他說得一本正經的,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沒想到任達兵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農小妹不禁失笑,“但這一碗我是故意裝這么滿的,想著就是裝給你吃的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