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母軟了下來,農小妹也不好掉頭就走,畢竟她進村出村別人都看得見。俗話說,人言可畏,有些話若被別人傳出去,總會變個味。
“誰敢讓你幫我裝粥?我現在還不餓,餓了我會自己去裝。”話鋒一轉問道“我弟弟他們都不在家嗎?”她邊說已邊往客廳走進去了。
“他們幾個啊,出工的出工,上學的上學,另外兩個呢,天天不知道去哪里晃蕩,都沒在家呢。”
農小妹也是明白人,知道如果她不給農母五塊錢,或者不說好什么時候給她這五塊錢,恐怕農母是不輕易讓她,走出家門回夫家去的。
本來她已經帶好這好五錢來的,現在又不甘心先給農母了,反正她還沒找到女孩肯下嫁給農大明,就等下次再給她好了。
“阿媽,我知道弟弟們娶媳婦送聘禮要錢,上次我也讓三明他們給你帶過話,說了會替大弟出五塊錢聘禮。既然六姑還沒幫他找到合適的女孩,那就等有合適的女孩了,你們再讓三明去找我,我再把錢給他,讓他悄悄拿回來便是。”
見農母似乎想說什么,她搶先解釋“我老公和家婆雖然信任我,我也不好一下子把錢全花光,他們要是問起來,就會覺得我不會當家,要是他們不讓我當家了,那就得不償失。阿媽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就知道農母在乎她當家這個事,所以只好用這個理由推辭,反正不能把錢給得太早。要是農母把錢先花完了,農大明還沒能找到合適的女孩結婚,豈不是個無底洞,經常要給她錢?
農母囁嚅了兩下,終是覺得女兒講得有道理,“好好好,我會讓六姑盡快幫大明找個女孩的,即使是大山里面的女孩也好,只要能讓大明盡快結婚,就什么都好說。”
“其實要是弟媳是大山里面,她還不需要經常回娘家,可以安心地住在咱家,我認為還是好事一樁。”農小妹只是順著農母的話說了句,至于大山能山成怎樣,她并沒多少概念。
農母所說的大山里面,的確是很山區的地方。最深遠的部分,從那里走到他們這里來,得走個大半天時間,再近一些的部分,至少也要走半天時間。
她們山區里面的女孩,如果他們家里有男孩的,父母都想她和別人家換親。不然,他們的哥哥或弟弟們,就真的沒人肯嫁了,比農小妹家還不如。
農母也意會到農小妹似有所暗示,像是在說她就要經常回娘家,經常要補貼娘家。可農母曾想到的是,她娶回來的兒媳婦,應該是可以從娘家補貼夫家的。但經農小妹這樣一說,她倒也覺得在理。
“好吧,我知道了。只是大山里面的女孩,一般得換親,咱家就你一個女孩,你又已經出嫁,你以為容易找啊。”農母最后又嘀咕道。
換親這樣的事,農小妹在夫家的時候,聽隔壁屋的任小秋說起過,算是了解一些實情,她便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兩母女又聊了一會兒,農四明先跑回了家,看到農小妹后,他顯得很高興。畢竟上次她回來時,給了他們幾個小的一些散錢買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