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物資,安撫百姓,以工代賑,給人希望,加固堤壩,治理黃河,考察現場,確定計劃明明只負責帶治水人才考察現場、治理黃河,然而李公明卻連主持并協同鹽池縣賑災的事情也做了。
他很忙,忙得都沒時間也不愿意找時間去思考一些會考驗人性的問題。
無論是考驗太子殿下的人性,還是考驗他自己的人性他只想求個安穩,畢竟還有公孫珣。
然而,葉曉不這樣想。
站在被人感激過也被人怨恨過的黃河邊,看看因為有了希望而忙得熱火朝天的百姓,再看看面前站位隨意卻正好堵住他所有去路的葉曉,李公明嘆了口氣,“我這把老骨頭啊跑不動了。”為什么一定要他表態呢
李公明很無奈,面上卻沒有露出半點異樣,就連感嘆也似乎僅僅只是感嘆,“跟你們年輕人,比不了了啊。”
“李大人,您說笑了。”仿佛沒有察覺到李公明的言下之意,表情未變的葉曉接著說道,“您還年輕,說不定什么時候就進內閣了。”
李公明突地抬起頭,“你,什么意思”
仿佛只是與李公明閑話家常的葉曉沒有回答他,而是反問道,“您覺得呢”
目光一閃,李公明陷入了沉默。
葉曉也沒有再開口,雙手抱胸的他側過頭,看著還顯得有些昏沉的天際,目光漸漸變得飄遠起來,然而思緒卻沒有。
不知過了多久,葉曉聽到了李公明的聲音,“為什么你不自己出面呢”
葉曉轉回頭,“我說,跟你們去說,是兩個概念。”
連公孫珣和李公明都察覺到的異常,敏銳如葉曉又怎么會全無察覺呢
出京都之前,皇帝陛下在召見公孫珣之前,先見了葉曉。如果說對公孫珣是讓其“好好看看”的話,那么對葉曉就是“在確保他安危的情況下,好好看看他是否夠格當太子”皇帝陛下當時意味深長的眼神,順便讓葉曉明白陛下想鍛煉并考驗霍凌。
所以,他并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如果是他出面跟霍凌溝通,葉曉無法判斷霍凌聽到消息后的反應,究竟純粹是因為“地龍”,還是因為他的存在。
在發現公孫珣恐有退縮之意后,懶得繼續等下去的葉曉想到了李公明。
然而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意外,當葉曉同李公明達成默契一同回到縣衙的時候,霍凌同公孫珣也剛好達成了默契,正準備讓人去找葉曉。
“殿下,李大人有事跟您說。”葉曉推門而入,帶上了李公明。
“葉曉,我有事跟你說。”抬眼看到葉曉,霍凌下意識的露出一個微笑。
四目相對之際,葉曉余光掃到另一邊的公孫珣,霍凌下意識的眨了眨眼睛,“有事跟我說那你先說。”
一邊將一切盡收眼底的李公明努力忍住笑意,錘了錘了自己最近忙起來后連疼都顧不上的老腰,默默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既然公孫珣已經開了口,那么就不需要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