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回縣城姥姥家,在窗前站了會兒,關燈睡覺。
快睡著時,她想到在岔路口那會兒,段青許好像有話要說,也不知道這人到底要說什么。
撬不開嘴的悶葫蘆。
翌日天陰,不過沒下雨,天空灰蒙蒙一片,烏云翻騰,隨時大雨將至的樣子。
一家人自駕去縣城。江怡扒在車窗前往外看,段家的大門關著,見不到一個人影。
城區到縣城足足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抵達姥姥家正好趕上午飯。姥姥和姥爺身子骨硬朗,看見一家四口登時笑瞇了眼,姥姥尤其喜歡江怡,這妮子嘴甜,會討人歡心。
早前,娘仨兒幾乎每個月都會回來一趟,直到江怡上大學才逐漸減少次數,家里兩個孩子讀書,沒有那么多空閑時間。
因著他們的到來,大舅一家就提前過中秋,熱熱鬧鬧過了一天。下午時分,鄭云帶著陳于秋去水鄉轉轉,約莫天黑才回來。
水鄉是縣城的一處景點,離姥姥家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江怡江寧姐弟倆小時候在這里長大,常去那里玩,不覺得有啥稀奇的地方。但陳于秋覺得稀奇,他十分喜歡這種自然風光類的景地,一晚上都在聊這個。
江怡沒太在意這些,一直陪著姥姥。姥姥悄悄問“他對你們好嗎”
“挺好的,您別擔心。”江怡寬她心。
姥姥抓著她的手拍拍,“那就行,我怕你媽看錯人,她倔,不肯聽我的話。”
江怡笑笑,安撫說了幾句。
小長假的第二天是秋分,俗話“暑退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意思就是這一天嚴熱退去涼爽到來,晝夜時間一樣長,對于南方城市而言,秋分代表著正式入秋,之后的日子夜愈長天愈涼。按計劃這天本該回城的,可兩口子臨時改變想法,決定去水鄉過中秋,并昨晚就通知了段家三個過來。
一行人直接包場一家兩層木樓的特色民宿,民宿只有五個房間,上三下二,兩口子一間,江怡和段青許一間,其余人各一間。鄭云不了解自家女兒的某些事,自覺這樣安排非常合理,還可以讓兩個同齡的女孩子多交流交流。
江怡悶聲不語,下意識看向推輪椅的段青許。
對方沒什么反應。
民宿裝修很有自然風光的味道,里里外外都是花草樹木,前院后院都有,前院有躺椅有水池假山,后院就比較空曠。鄭云說晚上在這里燒烤,齊叔和陳于秋出去購貨。
黃昏時候云霞遍天,將大地染成一片金色,柔和而又寧靜。縣城的環境好,不時鳥雀飛過,江怡窩在躺椅上閉目養神,白榆的落葉隨風打轉兒,飄飄揚揚落在她身上。
金銘府都到處都種著白榆,但沒有這個院子里的茂盛高大。她支起身撣去樹葉,偶一偏頭,瞧見段青許推著傷了腳的段東成四處轉悠,父女倆不時說說話,聊的都是些十分正經的話題,一點都不溫情。
許是感應到什么,段青許偏頭看來。
江怡若無其事地躲開,佯作認真劃看手機,然而手機屏幕都沒亮。
齊叔和陳于秋在太陽落山后回來,他們應該跑了很遠的路,帶了一大箱海貨回來,還有牛肉羊肉這些。江怡到后院幫忙,鄭云讓她擺東西就行。
段青許也在,且走到了這邊來。
之前的氣早消了,可江怡不想搭理她,結果這人站在旁邊不動,她氣呼呼憋了會兒,最后還是先開口“過來幫忙。”
段青許上前,幫著擺酒水飲料。紅酒放在靠邊的位置,容易掉下去,江怡條件性去拿,正巧段青許準備把東西推進來些,兩人的手便碰到了一塊兒。段青許曲曲指節,不著痕跡避開。
心里那股氣又升起來,江怡看著她,問“你躲什么”
段青許神色微動,低聲道“沒有。”
沒有才怪。
江怡都懶得說,兀自把桌子收拾干凈,本打算離她遠些,可一見到人,沒憋住話,喊道“段青許。”
對方默然半晌,而后輕輕回道“嗯。”
“你讀研去哪個學校”